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溶血性弧菌是世界范围内与海产品消费相关的重要致病菌,由其引起的典型疾病是胃肠炎。中国的数据显示,副溶血性弧菌是引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首要病原体。由于贝类的滤食作用,贝类中可富集大量的副溶血性弧菌,从而带来食源性感染风险。本研究调查了中国六个省份生食贝类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定量污染数据;基于定量数据,建立了从养殖场到餐桌全过程中副溶血性弧菌在生食贝类中消长规律的数学模型,结合剂量-反应关系,描述因生食贝类而摄入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概率及发病人数;针对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分析其生化、基因、耐药和分子分型特征。一、生食贝类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水平总副溶血性弧菌的阳性率和污染水平分别是70.6%和44.6MPN/g。总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水平从北向南有明显的地区趋势,辽宁最低,从低到高依次为山东、福建、浙江、四川,最高的为广西。总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水平有明显季节趋势,以夏秋季最高。总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水平在牡蛎和毛蚶间无显著性差异。在三个采样环节中,养殖场的污染水平最高,零售市场次之,餐饮市场最低,差异有显著性。25.1%的餐饮市场的总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水平超过了《GB 29921》中针对水产制品的副溶血性弧菌限量值1,000MPN/g。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的阳性率和污染水平分别是26.7%和0.5MPN/g。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阳性样品的污染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和季节趋势。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地区趋势与总副溶血性弧菌相反,辽宁最高,广西最低。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阳性样品的污染水平以夏季最高、冬季次之,最低为春季。毛蚶的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阳性样品的污染水平高于牡蛎。在三个采样环节中,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水平为餐饮市场最高,零售市场次之,养殖场最低。二、生食贝类中副溶血性弧菌风险评估本研究以养殖阶段副溶血性弧菌的实际污染数据为起点,进行了冷链评估和常温评估。本研究评估了贝类经冷链流通后的副溶血性弧菌生食风险。冷链评估的结果显示:家庭食用时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水平高于养殖阶段;每餐食用风险广西最低,为2.36×10-5,其它三地均为10.4;结合四地的人口学数据,每年食用风险广西最低,每年平均有323人发病,山东最高,每年平均有4942人发病。符合标准《GB 29921》限量要求的四地每餐食用风险均为10-6,每年食用风险均少于100人,标准保护水平均为87%以上。常温评估结果显示:常温流通后,家庭食用时的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水平高于冷链评估;每餐食用风险高于冷链评估;每年食用风险高于冷链评估。常温评估的标准保护水平均为98%以上。冷链评估南海广西的每餐食用风险的敏感性分析发现了8个风险因素,按照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气温>牡蛎消费克数>冷却时间>运输时间>初始污染水平(Cp)>生食概率>致病性VP阳性率>总VP阳性率。南海广西的初始污染水平位列风险因素的第5位,相关系数为0.21,而致病性VP阳性率和总VP阳性率与每餐食用风险的相关性仅为0.02和0.01。三、副溶血性弧菌分离菌株特征分析利用API 20E和VITEK 2 GN两个生化鉴定系统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的生化试验,结果显示:临床株和环境株有显著性差异的四项生化是dSOR、SUCT、AMY和1LATk.八项共同生化项目中,有三项结果一致,分别是ONPG/BGAL、H2S和SAC;其余五项生化结果不一致,其中GLU/OFF、CIT和LDC等三项生化有显著性差异。菌株OMP基因阳性率为100%。其中临床株tdh阳性率为89.25%,trh基因均为阴性;88株环境株中有1株tdh阳性、1株trh阳性。临床株T3SS2阳性率为98.92%,环境株有1株阳性。临床株PGS阳性率为96.77%,环境株为67.05%。ERIC结果显示:临床株阳性率为88.17%,高于环境株的10.23%。9株环境株SXT阳性。副溶血性弧菌对八种抗生素的耐药谱大致相同,多数菌株表现为对氨苄西林耐药及中介。其氨苄西林MIC值的几何均数大于耐药标准。四株菌表现为多重耐药/中介,出现了复方新诺明耐药、庆大霉素中介、四环素中介等表型。相比PFGE, ERIC-PCR和REP-PCR的优点是更加快速便捷,适合用于大量菌株的分型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ERIC-PCR和REP-PCR都具有一定的分型能力,能够用于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子分型。ERIC-PCR的扩增条带更多,而分型的群数较少;REP-PCR的扩增条带数量较少,而分型能力更强。来自不同样品种类、采样环节和采样地点的菌株经两种方法分型后都有较高的相似系数,说明副溶血性弧菌在环境中存在优势污染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