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中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f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民办高校发展速度较快、学生人数剧增。民办高校的学生与公办高校学生具有相同的心理特点,但由于考核形式和社会评价的不同而使民办高校的学生产生了不同的心理、思想和行为表现。因此,探讨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尤显特别重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综合研究方法,以江苏省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的2004级、2005级、2006级新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心理测验、体育教学、面对面的访谈等方法,目的是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探讨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来治疗和缓解他们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旨在推动素质教育,深化高校体育改革,构建高校健康教育体系。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便引起同行的重视,期望在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对民办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并重,改进体育教学,尽快建立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通过体育教学的手段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为深化高校体育的教学改革提供有关依据;为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相关对策;也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新一代大学生而服务。本文研究表明,研究结果: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情绪波动、交往障碍、过于敏感、抑郁、偏执等几个方面。学生通过参加一学期的体育教学与锻炼之后,大多数学会上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研究者认为:体育教学促进了学生的体育锻炼,从而调节和缓和不良心理症状,促进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向着健康的方面发展;建议民办高校的各级领导部门、特别是学生管理部门和有关人员,应把培养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意识放在首位,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师应树立“终身体育的身心健康观”,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与氛围,使体育教学真正起到强身键体促进身心健康的功效。
其他文献
家庭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第一所也是终身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幼儿在家中的主要陪伴者多是家长,家长的思想、行为与态度都会影响幼儿。而且在家庭教育中,玩具是一个重要
分配行为是一种需要同时考虑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决策行为。最后通牒游戏是心理学、经济学中常用于考察分配行为的研究范式。人格被认为是影响分配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人
进入二十一世纪,各国数学课程改革掀起热潮,各国间的交流和合作日益增多。特别地,在数学教育方面进行了相当数量有重要影响的大型国际比较研究,例如著名的TIMSS和PISA等,这些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