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正处在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领域的重大风险成为现阶段关注的焦点之一。三年前,银保监会正式合并成立,中国金融监管进入新篇章。随着金融发展委员会逐渐将监管权下放到省,至此,地方金融监管进入了深化改革的阶段。在越来越强化属地风险监管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在风险防范和治理方面的问题更加明显。地方金融监管力量欠缺、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正处在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领域的重大风险成为现阶段关注的焦点之一。三年前,银保监会正式合并成立,中国金融监管进入新篇章。随着金融发展委员会逐渐将监管权下放到省,至此,地方金融监管进入了深化改革的阶段。在越来越强化属地风险监管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在风险防范和治理方面的问题更加明显。地方金融监管力量欠缺、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监管存在真空空间等因素成为各地政府在防范地方金融风险上的瓶颈。在这样的金融监管背景和现状之下,如何有效突破困境,实现高效治理运行,需要结合地方实际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本文以山西Y市为例,对Y市的地方金融监管现状进行分析。论文以金融脆弱性、外部性理论、信息不对称以及整体型治理理论为地方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类金融机构监管、助推企业进军资本市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四个方面对Y市金融监管状况进行分析,得出影响Y市地方金融监管高效运行的主要原因是金融监管缺乏法律法规、金融监管与推动并重、地方金融监管对象超出职权范围、金融监管职责边界不清、地方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等,由此招致金融监管困境。针对Y市地方金融监管存在问题,本文提出加强Y市地方金融监管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规范金融监管行为、厘清“发展”与“监管”关系、构建边界清晰、高效协调监管状态、扩大金融监管对象、加强业务培训,扩充人员储备、优化地方金融环境等,逐步强化地方金融监管,提高监管效率,防范金融风险,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其他文献
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发展日益蓬勃,引起了业界与学界的广泛讨论,然而目前对于AIGC如何影响学术生态的讨论尚不系统。文章首先梳理了AIGC的源起与发展,并讨论了ChatGPT带来的新变革。然后基于学术生态的基本概念构建分析框架,讨论了AIGC对学术生产、学术评价、学术传播方面的影响,并以ChatGPT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与讨论。研究认为,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
六田隧道进口覆盖层较薄,地质条件较差,采用常规方法施工易发生塌方。为保证隧道开挖的顺利进行,对隧道进口段采用管棚预支护,减少了超挖量、提高了洞身整体性,提前控制了围岩的稳定性,降低了开挖掘进塌方风险。该技术有效提升了隧道洞挖安全性,可为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萧红是“东北作家群”和乡土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她的《呼兰河传》可谓家乡民俗书写的经典。作为公共场域的“大泥坑”是整个呼兰河社区的缩影,呼兰河的社区民俗是造成“泥坑”悲剧的根本原因。人们在社区民俗的惯性下开展着种种的精神盛举,是希望,也是枷锁。《呼兰河传》呈现了特定时空背景下的文化悲剧,展现了呼兰河人的沦陷与挣扎。从家乡民俗出发,萧红展现了对家乡既怀念又批判,对家乡民众既失望但仍不断探索新道路的特
【目的】分析国际上不同地区暴雨洪涝灾害的多主体应对措施,对提高全球暴雨洪涝灾害治理能力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运用多要素比较分析的方法,以2021年发生超常规极端暴雨洪涝灾害的中、美、德三国为例,分析了各国社会多主体综合应对灾害的能力。首先从政府的一体化管理、全过程管理和央地协作管理三个层面分析了中美德政府在面对暴雨洪涝灾害时的应急反应特征与效果。其次分析了社会公众、企业和非营利组织面对暴雨洪涝灾时
标准化是科学管理的有效手段,目前,水利部正在全国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对标水利工程高质量发展,文章总结分析认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应坚持以水管单位为评价对象,强化对体制改革的评价,突出对安全管理的全面评价,建设时应立足管理需求首先对标建设好水利工程,监管时应做好标准化的动态管理,并按标准化原理优化标准化管理,实现持续改进。
2017年起,江西省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但难度较高,可借鉴经验少。为提升管理人员水平,增强对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理解,阐述了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定义,根据系统性、有效性、动态性原则,构建了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总体架构,详细论述了目标方向、建设任务、考评标准、达标路径的主要内容和含义,在体系实施中提出了“三对”工作法和运用“PDCA循环”理论管理思路,对开展水利工程标准化工作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正>入园衔接是每一个家庭和幼儿园都应该重视的一项工作,做好入园衔接可以让幼儿园真正成为家长放心的地方,成为幼儿喜欢且安心的第二个家。入园衔接的对象是幼儿,一切“衔”和“接”都应从幼儿自身出发,家庭和幼儿园都应为此做好积极的准备工作。
<正>地理学习目标是地理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堂学习的关键导向,地理学习目标能够引领学生地理学习的发展方向,测量评价学生地理学习成果等。当我们科学地设置地理学习目标,并告知学生,学生就会对将要学习的地理知识产生预期和关注,有利于学生进入地理知识的习得阶段[1]。如果学习目标的设计出现偏差,必然会使地理教学实践进入误区。目前地理教师在学习目标的设计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以下三个方面:地理学习目标设计没有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