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病毒样颗粒的制备及PK13细胞cDNA表达型文库的构建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ve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兔瘟是对养兔业造成最大危害的一种重要病毒性传染病,具有高度接触性致死性。其病原体是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属于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兔病毒属(Lagovirus)。杯状病毒科病毒具有较广的宿主范围,能引起多种动物和人类疾病。杯状病毒侵入宿主细胞是病毒进行感染的首要环节,杯状病毒首先需要与受体结合,之后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关于杯状病毒的细胞受体,目前只在少数几个种属中获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关于RHDV的细胞受体仍是一片空白。为了筛选和鉴定RHDV的细胞受体,我们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了RHDV的衣壳蛋白(VP60),纯化获得了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以及利用SMART方法构建了RHDV的宿主细胞-RK13细胞的cDNA真核表达文库。   1.RHDV JX/97分离株VLPs的制备   以实验室保存的JX/97分离株全长cDNA分子克隆质粒pBIRHDV为模板,设计并合成了覆盖JX/97分离株基因组中vp60的含酶切位点的引物对,通过PCR扩增获得vp60基因,将基因片段双酶切后分别克隆到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l上。重组质粒转化DH10Bac后发生转座,通过“三抗”板和蓝白斑法筛选到阳性克隆后,提取重组Bacmid DNA,转染Sf9细胞,6天后收集上清,用上清重新感染新的Sf9细胞,依次感染细胞2次。待Sf9细胞发生明显病变时,收集上清即为重组杆状病毒,取部分用于检测或扩大培养。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在Sf9细胞中正确表达,进一步的电镜观察显示重组病毒感染的Sf9细胞内以及纯化的重组蛋白都能自我组装形成VLPs。   2.RHDV JX/97分离株宿主细胞RK13 cDNA真核表达文库的构建   以兔肾细胞系RK13为材料提取细胞总RNA,然后用链霉亲和素磁珠(SA-PMP)分离纯化获得mRNA。利用SMART技术,即以SMART IV Oligonucleotid作为接头,在3ˊ末端加上一段序列,再利用CDSⅢ/3ˊPCR Primer尽量将mRNA全部反转录成cDNA,从而获得了全长cDNA的第1链,用LD-PCR方法扩增双链cDNA。经SfiⅠ酶切后过柱分级收集ds cDNA,选取大片段ds cDNA(>500 bp),核酸沉淀后克隆到SfiⅠ酶切的真核表达载体pEXP-Lib中。最后,利用电转仪1.8 KV200 Q25μF,电转化至宿主菌电转感受态细胞(DH5α)获得了cDNA文库,通过计算文库的库容量达到2.55×105CFU,随机挑取16个克隆,用合成的载体上的测序引物PCR扩增,发现插入的cDNA片段大小在400-2250 bp之间,插入片段的平均长度约1.0 Kb。以上结果表明,利用RHDV宿主细胞RK13为材料,构建了一个较高质量的全长cDNA真核表达文库,库容量达2.55×105CFU,可以满足后续工作的需要。   表达获得的RHDV空衣壳蛋白及其宿主细胞RK13全长cDNA真核表达文库的构建,为进一步利用空衣壳蛋白代替RHDV粒子,通过蛋白互作从全长cDNA真核表达库中筛选出受体蛋白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原核表达的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1-4型融合的E蛋白结构域III直接抑制登革病毒感染及其抗体的中和作用;研究rEIII融合蛋白在昆虫表达系统的分泌表达情况,探讨不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摘要: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反馈渠道,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做作业过程是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智慧生成和体现过程。高中阶段学生在完成地理作业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巩固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关键词:高中地理;作业;效率  新课标下作业的设计,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备课中的重要一环。然而做什么样的作业、做多少作业,才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巩固知识、深化
金纳米粒子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散射效应受其自身参数及外界环境影响。单个金纳米粒子可以有效散射可见光且不发生光漂白,加上突出的生物兼容性和低细胞毒性等优势,在生物分析成像上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金纳米团簇中粒子耦合状态改变引起的光学性质变化可以作为研究微纳区域化学过程的有力手段。pH是细胞行为的重要调节因素,细胞增殖、凋亡以及酶活性和蛋白质降解等过程都与细胞内pH变化密切相关。细胞内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