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国是西周晚封的采邑,两周之际东迁河南,成为采邑转变为诸侯国的典型,国祚绵延四百余年。郑国始封与东迁的史料较少,本文将文献与金文材料结合,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集中探讨了郑国早期历史中几个备受争议的问题:认为始封君郑桓公为周厉王之子;证明郑国始封之地在今陕西凤翔雍水以北;阐明郑国的东迁之君为郑武公,他于东周初年将郑国从陕西畿内郑地迁往今河南腹地,开创郑国发展的新篇章。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成为春秋小霸,这主要得益于四点:郑国开国三公为王朝司徒的身份;内政稳定,虽有叔段之乱,却未对郑国造成很大影响;与齐国稳固的同盟关系;没有大国的侵扰。然而周王朝与郑国的矛盾逐步加深,最终决裂,郑国失去了政治优势。郑庄公去世后,国内五公子之争,使郑国在国际舞台上退隐多年,待局势稳定之时,齐、晋、楚相继兴起,在力量对比中郑国的势力急转直下,对外扩张完全被遏制。在大国争霸中,郑国不得不首鼠两端,国力渐弱,虽有子产中兴,也不足以力挽颓势。战国初年局势改变,郑国失去了作为大国间缓冲之地的作用,终被韩国所灭。郑国虽然国小,但经济发达,尤其是商业发展引人注目。另外,郑国是个文赋纷华的国家,《诗经·郑风》中优美的诗篇向人们展现了郑国的文化风俗;邓析、列子等文化名人也是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文献材料与考古材料相结合,对郑国史中若干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对先秦史研究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