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ALT和/或AST异常患者术后ALT、AST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eave2009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本院术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异常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分析术后ALT、AST变化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1年1月至6月住院择期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观察术前ALT和/或AST异常患者术后ALT、AST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1.中年患者术前ALT和/或AST异常率高于青年患者。男性患者术前ALT和/或AST异常率高于女性患者。HBsAg阳性患者术前ALT和/或AST异常率高于HBsAg阴性患者。2.术前单项ALT升高262例,术后ALT较术前降低(P=0.004),术后AST较术前升高(P=0.000);术前ALT+AST均升高214例,术后ALT较术前降低(P=0.000),手术前后AST无显著性差异(P=0.505);术前单项AST升高56例,术后AST较术前升高(P=0.000),但术后ALT无明显改变(P=0.181)。3.术前ALT异常患者476例,术后ALT较术前升高145例(30.5%),其中术后ALT程度较术前程度加重有35例(7.4%)。1例(0.2%)术前ALT轻度异常的高龄患者死于术后肝功能衰竭,其余34名患者经术后综合治疗后均顺利好转出院。4.术前AST异常患者270例,术后AST较术前升高131例(48.5%),其中术后AST程度较术前程度加重有31例(6.5%)。2例(0.7%)术前AST轻度异常幼儿死于复杂先心术后的低心排综合征,其余29名患者经术后综合治疗后均顺利好转出院。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ALT的变化可能与保肝治疗、HBsAg、手术方式、术前ALT有关。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见,术后ALT升高组主要与手术时间、HBsAg、术前ALT有关。6.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AST的变化可能与年龄、保肝治疗、手术时间、手术分级、手术方式、术前ALT、术前AST有关。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见,术后AST升高组主要与手术时间、HBsAg有关。结论:1.术前ALT和/或AST异常患者经过围术期综合治疗后,多数患者术后转归良好。2.术前ALT和/或AST异常患者术后ALT、AST升高均与手术时间有关,手术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术后ALT、AST进一步升高。3.术前ALT和/或AST异常合并HBsAg阳性患者容易出现术后ALT、AST的进一步升高。
其他文献
中等职业警察学校教育是我国警察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对于提升我国警察队伍整体素质和作战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但是随着中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国家对“学历”教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卵巢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病理诊断或临床诊断证实的卵巢肿块患者,将其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jury,HIRI)常继发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所致肝缺血后、肝脏大手术需行肝门阻断、肝脏移植术后,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
线性规划是以数学知识为工具,来研究在一定的人、财、物、时、空等资源条件下,如何精打细算巧安排,用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如果人们能掌握这些知识,则对他们在工
高等教育作为高素质人力资本的投资,是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中最值得重视和研究的命题。伴随世纪之交连续几年的扩大招生,中国高等教育拉开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转换的序
研究背景糖尿病(Diabetes Millitus, 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是以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
2月19日消息,加拿大东部港口城市哈利法克斯一处民宅19日凌晨发生火灾,造成7名未成年人死亡,另有2名成年人受伤。据加拿大电视台报道,当天凌晨1时左右,哈利法克斯市一个新建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在ACS患者PCI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入选2011年12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拟行PCI的ACS连续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70例。
少数民族村落特有的地域特点、民族文化、生活方式等,已经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并对村落自身建设和旅游发展有着更为复杂和深刻的影响。在云南省推进村落体验旅游发展的背
文人无名不是“谗人高张,贤人无名”的失意,也不是自隐无名的老庄之学的逍遥,它由下面这则轶事引申而来。 前年,原南斯拉夫作家杜布洛芙卡·乌格列西奇虚构了这样一段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