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梳理探究”板块在现实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原因是:任课老师普遍认为语文新教材单元教学内容量大,教学任务繁重,而课时又少,从而造成教学困惑甚至焦虑;再加上急功近利的考评体制和考试分数决定一切的目标责任,导致自上而下没有安排专门的时间认真备课,更没有纳入中学教育“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中。“梳理探究”板块课程的实施建议:加强对“梳理探究”板块的了解和重视;提倡发展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的方式;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基础性与独特性并重;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做到灵活多变。如:根据专题的内容做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课堂活动要有多样性,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有选择地进行综合性活动;“梳理探究”专题的实施可以和其他专题教学相结合,进行课外拓展延伸;灵活运用教科书,要“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可以把“梳理探究”模块十五个专题分成两大类,然后采取两种方法进行处理,即:对于重“梳理”的专题,在语文教学中主抓平时积累,利用碎片时间和课下辅导对学生进行梳理方法的指导和知识的积累;对于重“探究”的专题,由于一部分专题内容已经在平时的分散时间解决了,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专题活动,有目的、有创新地启发诱导,激发探究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这样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以“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梳理类板块为例,可做以下教学实践:首先,确定一个教学计划。其次,确定三个教学目标:梳理成语,积累成语,准确熟练地运用成语;培养自主梳理与探究的实践能力;学习成语,激发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然后,制定教学计划。再次,进行具体活动教学如下:第一,教师对“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专题活动进行课前指导。第二,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整理成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获得成语的途径。第三,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上一阶段对成语的整理、积累情况的基础上,对成语进行分类。教师在课下可以指导学生先明确成语都有哪些来源。第四,这一阶段主要是进行巩固、延伸,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成语来探究成语的一些特点,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来完成。第五,布置一篇自拟题作文,不限主题和题材,但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运用积累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