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表明:工业化进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也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1949-2000),河南省工业化发展历程经历了三大阶段:即工业体系初步建成阶段(1949—1965)、异军突起的河南地方工业阶段(1966—1978)、改革开放中腾飞的河南工业阶段(1979—2000)。至此,河南省工业已具有相当规模,建立了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并对全省国民经济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但是这一时期,河南工业存在产业结构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并且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偏低、工业布局不合理、整体工业布局聚集效应不强且趋同严重、工业经济效益普遍偏弱,缺少高终端核心技术支撑等等诸多问题。通过研究新中国成立后50年(1949-2000)河南工业化进程,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找出新中国成立50年河南省工业化发展对于当今工业发展的启示并提出未来河南省工业化发展的方向以及对策,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应走传统优势产业与高新新兴产业相结合的工业化、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工业化、生态工业与低碳经济相结合的工业化。未来发展的对策有:着重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强化新型工业化理念;转变政府部门职能,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强力开发人力资源,高举科技创新大旗;实施工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只有如此,才能构建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人口数量继续得到控制、素质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开发趋于合理、原料得到循环有效利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生态工业体系,实现河南工业强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