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县域经济发展探析——云南元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b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六大提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一个方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本文从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发展特色县域经济的视角出发,以全国和云南省的县域经济为研究背景,选择了云南元谋这个具有农业主导县特征、山区县特征和独特“干热资源”有特色产业的县作为研究对象,以实证、对比等统计方法作为研究手段,并以中国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作为参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通过调查、研究、对比、分析,将元谋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定位在:①元谋县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典型的农业县,具有农业主导县所具有的典型特征,同时也具有山区县经济类型的基本特征;②与全国县域经济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为25%左右;与云南省的平均水平相比仅为50%左右;③元谋县由于具有一定的自然优势,其热区作物、绿色产业已经非常突出地成为了该县的主导产业,加之政府能动力发挥得较好,其“龙型经济”正在逐步形成,发展势头看好,县域经济的规划、发展思路清晰明了;④工业仍然是元谋县经济发展最为薄弱的一环,“无工不富”是时时悬在县委、县政府头上的一个警钟。产业结构的调整,二、三产业的大力发展是元谋县无法绕开而又必须面对的非常艰巨的任务。 在定位基础之上提出了发展元谋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以打造成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大县,借天然温室打天然牌,做大做强无公害反季蔬菜、热带林果绿色产业为战略目标;元谋县地利无人能及,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天然温室”及交通优势发展无公害蔬菜,空气、灌溉水、土壤,是决定无公害蔬菜基地环境的三大要素,元谋县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以元谋被农业部确立为第一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为元谋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以“双目标、双动力、双支柱”的战略发展思路;以在国际范围内有比较优势的绿色产业和特色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2003年到2008年实现的奋斗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净增100元;绿色产业质量效益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旅游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产业框架初步形成;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力极大增强;对外开放和各项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质量效益极大提高;以水利为重点、交通和城镇化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科技加快发展,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的县域经济发展目标。
其他文献
保险业在我国是一门重要的新兴产业,保险经营既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又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剧烈的制度变革。我国保险业与发达保险市场的差距不仅表现在保险深度、保险密度这
本文运用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科学性、阶级性和客观性的原则,采取分析、归纳、总结和层层剖析的研究方法,本篇论文首先考察了我国大学德育的现状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党建工作的深入与发展,如何加强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并发挥其在企业发展中的战斗力,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增强企业发展的政治保证,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此,
德国浪漫派是 1 8世纪德国文学艺术和美学的重要流派。早期浪漫派是耶拿派 ,后期浪漫派是海德堡派。在美学上 ,耶拿派浪漫主义美学对整个欧洲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更具有影响 ,
文章尝试将"有品位、有身份"等"有+N"结构纳入构式语法的体系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实际用例的分析,从共时层面总结出"有+N"的构式义为朝着持有者所希望的、正向积极的方向凸显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上关于小卫星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世界航天领域的极大兴趣和广泛关注。目前,关于小卫星及其应用研究也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小卫星应用的一个
<正> 在“方法热”的思潮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批评方法被视为僵化、过时的模式,并遭到众多的非难。究竟应该怎么评价这种批评方法呢?早在上个世纪末,普列汉诺夫就公开声称,
本研究在鸡包涵体肝炎(Inclusion Body Hepatitis,IBH)过程中,通过检测单核巨噬细胞和T、B淋巴细胞在外周血、各淋巴器官和肝脏中的消长规律及其凋亡规律与其表达黏附分子CD18的
<正>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是基层央行工会组织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是工会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人民银行工会组织开展以"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
人本管理是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而产生的一种现代管理理念,反映了当代社会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与人的地位的提升。严格地说,以人为本的管理,它概括的是管理的价值观体系,而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