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装配式建筑能有效的保护环境、缩短工期和降低能耗,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也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国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受力钢筋普遍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套筒内灌浆质量会直接影响到装配式结构的安全。灌浆若不密实将直接导致受力钢筋无法有效连接,从而使结构整体性能难以达到等同现浇,存在安全隐患。随着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不断推广应用,研发出有效检测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内部缺陷的方法显得尤为急迫。冲击回波法作为一种成熟的检测方法和最有前途的无损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缺陷和预应力管道缺陷检测。本文基于冲击回波法,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套筒灌浆缺陷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总结了冲击回波法的发展历史及应用现状,基于冲击回波法理论,对灌浆套筒剪力墙的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证明该方法检测套筒灌浆缺陷的可行性。2.考虑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灌浆缺陷类型与套筒布置形式来设计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冲击回波法对单排、双排布置的套筒均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可根据缺陷套筒的厚度频率向低频漂移这一特征来判断灌浆是否密实,而且不同布置形式的缺陷套筒频率漂移量不同;对于双排布置的套筒,若仅有一侧的套筒存在缺陷,无法准确定位缺陷套筒位置;试验所测缺陷比例与设计缺陷比例大致相同,基本满足测试精度要求;通过含有套筒孔道与无套筒孔道剪力墙密实区的测试信号的对比,套筒壁和内部锚固钢筋对测试结果无明显影响;在测试的频谱图中,未发现明显的缺陷反射信号。3.为了进一步验证冲击回波法检测套筒灌浆缺陷的可行性,进行了现场实测。结果表明:冲击回波法检测套筒灌浆缺陷效果较好;靠近自由边界的套筒孔道测试结果受边界条件影响较大,使得该位置厚度频率相当于剪力墙密实区厚度频率的0.86倍;底部固定边界条件的存在,使得该位置密实区厚度频率比远离边界位置的厚度频率要小,相对于密实区,厚度频率漂移量大约为4.5%。4.对灌浆套筒典型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包括套筒壁和套筒内浆锚钢筋、套筒的布置形式、套筒的尺寸大小和冲击时间对信号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和理论值吻合度较高。对于双排套筒,若只有一侧的单个套筒存在缺陷,则可以从频率振幅来判断缺陷的位置;随着套筒尺寸的增加,厚度频率越来越小;在频谱图中,未发现明显的缺陷反射信号,当降低冲击时间,缺陷的反射频率在频谱图中相对比较明显。5.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初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