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符号学则是深入研究符号系统的科学。社会符号学作为符号学的分支之一,从社会领域探索意义,是一门以符号学为基础、深入研究社会领域的崭新科学。社会符号学紧密联系社会元素,融合文化因素,结合语言特色,综合认识与解析翻译,为翻译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广阔的平台。依据符号分别与实体事件、符号自身、使用者之间的关系,社会符号学可归纳为三类意义,即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究其本意,指称意义即语言符号与所指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客观性与认知性,故最具有可译性。言内意义即语言符号内部关系,因不同语系的语言特殊性,言内意义为不可译的主要因素。语用意义即语言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可译性,但易受到语用文化因素影响,为翻译平添难处。语言翻译即为两个符号系统间的信息传递,故而社会符号角度应予以着重关注。 本论文以语言学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基准,以语言学家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方法为手段,解析社会符号学对《生死疲劳》译本的影响与重要意义,探讨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两种不同翻译方法如何传达三种符号学意义。葛浩文对《生死疲劳》的译作中,对两种翻译方式均有涉猎,甚至两者兼而有之,故作者认为其译文不能称为绝对的交际翻译或者语义翻译,而是在总体倾向于交际翻译,并存在一定误译与漏译。语义翻译立足于源语言而交际翻译立足于目标语。两种翻译手段的理性理解和运用将对社会符号学角度下的翻译真实性大有裨益。因此,就这一角度的透彻研究将有助于优化翻译忠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