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重建髋关节功能方法,具备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关节功能重建迅速、患者能早期下床等优点,适用于不能耐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然而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股骨质量差,股骨假体植入后缺乏足够的初始稳定性。假体容易在早期产生微动,诱发大腿处的疼痛并增加术后假体松动的发生率。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早期临床医师倾向应用骨水泥型股骨假体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随着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的出现,及其制备工艺的不断改进,尤其是采用了假体表面多孔处理技术及表面涂层技术等先进制备工艺,并完善假体形态学设计,同时开发了先进的假体材料,这都改善了假体的组织相容性,提高了假体的初始稳定性,使非骨水泥型股骨柄假体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同样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通过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时采用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股骨柄假体的临床观察,作者对比了两种假体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手术中假体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文回顾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其中,105例患者均为单侧初次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前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均诊断为合并骨质疏松症。按术中使用股骨柄假体的不同将105例患者分为骨水泥假体组和非骨水泥假体组。其中,骨水泥假体组患者56例:男22例,女34例;年龄60-79岁,平均为70.05±4.91岁;骨密度平均为0.762±0.107 g/cm2;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为59.21±6.76分;股骨颈骨折3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9例,无菌性股骨头坏死11例。非骨水泥假体组患者49例:男20例,女29例;年龄58-82岁,平均为69.53±5.66岁;骨密度平均为0.773±0.076 g/cm2;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为56.69±7.32分;股骨颈骨折3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6例,无菌性股骨头坏死11例。105例患者均由后外侧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指导功能锻炼。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及置换术后切口的引流量,将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对比。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了平均13.6±1.4个月的随访,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行Harris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将两组患者各自的术前与术后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进行比较,评价两种股骨柄假体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优良率,对比两组采用不同股骨柄假体进行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差异。同时,对两组患者术后的髋关节进行影像学评估(假体下沉、骨溶解、重度应力遮挡、异位骨化),进一步比较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应用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结果:1.骨水泥假体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非骨水泥假体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患者置换术后引流量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骨水泥假体组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Harris评分,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骨水泥假体组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Harris评分,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4.骨水泥假体组和非骨水泥组假体患者的术后影像学评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使用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股骨柄假体均能显著改善髋关节功能,且临床疗效相近。采用不同的股骨假体术后引流量没有显著差异,对患者的手术创伤差别不大。所以,在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时,不应仅局限于骨水泥型假体的应用,选择合适类型的非骨水泥型假体同样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同时,非骨水泥型假体置换术较短的手术时间与对骨水泥毒性反应的规避,可作为非骨水泥型假体优先使用的参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