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经空气氧化后,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出了比表面积高于1800m2/g 的活性炭材料。结果证明,以煤沥青为原料同样可以制备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这一研究不仅解决了活性炭原料来源受限问题,而且为大量的炼焦副产品找到了经济合理的利用路线。煤沥青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如软化点低,挥发分高,性能不稳定等,以煤沥青为原料直接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较低。为得到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之上,选取空气氧化热聚合法对煤沥青进行稳定化预处理,再以预处理得到的前驱体制备活性炭,其比表面积远远高于处理前直接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同时,采用挥发分、甲苯不溶物(TI)、元素分析、傅立叶红外(FTIR)、X 射线衍射(XRD)、偏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手段对前驱体性能进行测试,发现以2℃/min 的速率升温至420℃,再恒温2h 得到的前驱体性能最佳,所制备的活性炭性能也达到最佳。除原料性能对活性炭的影响较大外,制备过程中,很多因素对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隙结构及吸附性能都有影响,所以本实验中分别考虑了前驱体粒度、碱炭比、润湿剂无水乙醇的添加量等配比因素的影响,并且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制备过程中炭化温度、炭化时间、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等工艺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实验发现,前驱体粒度对活性炭的性能有一定影响,但无明显规律;活性炭比表面积及碘吸附值随碱/炭(即碱的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高的碱/炭将增大中孔比例;无水乙醇的加入导致活性炭比表面积及碘吸附性能下降,但是却对微孔的生成有利。在制备过程中,工艺条件对于比表面积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炭化时间>活化时间>炭化温度>活化温度,且炭化温度450℃、炭化时间30min、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100min时所制得的活性炭比表面积最大;对碘吸附影响大小依次为:活化时间>炭化时间>活化温度>炭化温度,且在考察的水平范围内,炭化温度350℃、炭化时间30min、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80min时所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最大。根据KOH活化机理,活性炭发达的孔隙结构及高的比表面积主要产生于活化阶段,因此适当的活化温度和时间是保证活化反应充分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