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标题是一则新闻中最显眼,最吸引人的部分,而且读者们花在阅读上的时间有限,新闻标题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记者们倾向于用几个简短的词语生动地制作出标新立异并且幽默的新闻标题,他们通常会绞尽脑汁地在修辞手法上大做文章,其中,仿拟被广泛运用。 仿拟是为了取得如生动形象,新奇或者讽刺等表达效果通过模仿已经存在的语言,而创造出的新的表达方式。仿拟的使用实际上是一种动态的认知活动,这一过程涉及仿拟是如何生成的以及读者是如何理解仿拟的。尽管之前已有几位学者对仿拟进行了认知方面的研究,但他们的研究大多都比较模糊而不够系统深入。因此本文拟从徐盛桓提出的自主-依存框架对新闻标题中仿拟的形成和理解机制进行研究,并试图探究创作成功的仿拟表达方式的一些策略。 徐盛桓的自主-依存分析框架在解释新闻标题中仿拟的生成以及理解机制方面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本论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新闻标题中仿拟的生成机制如下:新闻记者头脑中的信息意向和交际意向推动仿拟的生成,首先信息意向充当自主成分,记者根据相邻相似关系在该意向的引导下推导出一个充当依存成分的过渡元素。然后在交际意向的引导下开始第二段推导过程,过渡元素在这一过程中转变成自主成分,同样地,相对应的依存成分即最终的仿拟表达式根据相邻相似关系得以生成,这个推导过程主要是通过替换、移动以及插入方式实现的。 新闻标题中仿拟的理解机制如下:基于源表达式和仿拟表达式之间的相似性,源表达式会通过粘连将自身特点传递给相应的仿拟表达式。当读者读到仿拟新闻标题时,两种表达式间的语音相似性或语义相似性会激活读者头脑中的源表达式。然后,读者通过运用存储在他们头脑中的与源表达式相关的知识推断该新闻标题的交际意图以及作者想表达的预期效果。整个粘连过程是在读者头脑中进行的心理过程。 基于对仿拟内在机制的分析,本文还提出了四个在新闻标题中生成成功仿拟表达式的策略:第一,选择恰当的源表达式;第二,尽量小幅度的改动源表达式;第三,生成的仿拟表达式应尽量有趣且富有创新性;第四,要进行合理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