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是广泛应用于工业各领域的传动系统,它的特点是传动比大、体积小、重量轻、加工方便。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高品质的要求,对传动装置在效率高、体积小、结构紧凑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轴装式串联少齿差行星传动装置是一种新型的二级K-H-V型渐开线少齿差传动系统,除具有普通的二级串联少齿差行星传动系统的特点外,而且解决了多级K-H-V型少齿差行星传动串联集成的难题,有效减小体积和重量,易于系列化和标准化、便于安装使用、能与伺服驱动装置集成,并能实现多级差速传动等特点。本文在阐述轴装式串联少齿差行星传动装置的结构特点基础上,从运动学角度分析了该装置的传动特性,进行了关键零件的设计计算,用ANSYS进行了第二级少齿差齿轮传动结构的静力学分析,以ADAMS仿真软件为平台,结合Unigraphics建立了该装置的三维仿真模型,实现了装置的动力学仿真。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①在分析轴装式串联少齿差行星传动装置的结构特点基础上,利用相对速度法推导了该装置实现单输入单输出、多输入单输出、单输入多输出、多输入多输出、单级K-H-V几种传动形式时的传动比和速比关系。②分析了少齿差内齿轮副的参数的限制条件,根据主要限制条件计算确定了第一、二级内齿轮副的变位系数,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内齿轮副的几何参数及整个结构的参数,进行了整个装置的结构设计及效率分析。③在Unigraphics软件中建立了第二级少齿差齿轮传动的实体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了在满载状况下结构的应力分布情况,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④结合在Unigraphics软件中建立的轴装式串联少齿差行星传动装置的三维实体模型,应用多刚体系统仿真软件ADAMS建立了该装置的仿真模型,进行了该系统的动力学仿真,调试并输出了仿真运算结果。通过本文的研究,验证了轴装式串联少齿差行星传动装置的技术特性,也证明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对一种新型结构的研究是可行的,分析结果为该装置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