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畜有机肥速效养分释放规律及有机肥施用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uxiao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安全离不开化肥的支持,化肥产业也是农业生产的支柱。但化肥生产是资源消耗大户,其施用对环境可持续性有较大影响。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改良土壤、增强地力、促进作物生长、实现增产增收。我国年有机肥资源折合纯养分量约7500多万吨,相当于中国年化肥纯用量,但利用率较低。在科学减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既能降低化肥投入、又能促进有机资源的充分利用。本研究以有机肥为研究对象,结合室内培养和田间试验,研究禽畜有机肥养分释放规律及其施用对冬小麦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有机肥培养试验采用猪粪、牛粪、羊粪3种粪肥为供试材料,通过相互配比设置6个处理:猪粪、牛粪、羊粪、猪牛2:1、猪羊2:1、牛羊1:1,有机肥的氮折纯量均为150 kg N/ha,在27 oC恒温条件下,采用好气培养法进行试验。在陕西省长武县布置田间试验,研究有机肥施用调控冬小麦养分吸收和产量,共设置5个处理:空白对照(不施用氮肥)、农户习惯(195 kg N/ha)、减氮模式(150 kg N/ha)、单施有机肥(有机肥的氮折纯量约为150 kg N/ha)、增施有机肥(尿素施用量150 kg N/ha,有机肥的氮折纯量约为150 kg N/ha)。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室内培养试验表明,土壤硝态氮变化速率于0-14、21-42、63-84天分别为0.35、0.65、0.42 mg/(kg·d),而14-21、42-63、82-126天分别为-0.12、0.05、-0.26 mg/(kg·d),呈阶段性变化。有机肥铵态氮的释放集中在0-14天,土壤铵态氮变化速率在7-14天达0.12 mg/(kg·d),在14-82天土壤铵态氮含量降低96%。土壤速效磷、钾含量变化速率峰值分别在14-21天和7-14天。68-126天土壤速效磷变化速率趋近于0 mg/(kg·d),21-126天,土壤速效钾变化速率仅为-0.18 mg/(kg·d)。有机肥的速效磷、钾含量分别占全磷、全钾的20%和40%,施入土壤能提高速效磷、钾含量。在拔节(有效积温661 oC)至开花期(有效积温934 oC),冬小麦地上部氮累积量占生育期地上部吸氮量的74%,有机肥培养试验中的土壤矿质氮变化量在该积温区间为最大变化量的51%,与冬小麦的氮需求较匹配。(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农户习惯、减氮模式、增施有机肥3个处理相比,单施有机肥降低了土壤硝态氮含量77%。与减氮模式相比,增施有机肥0-40 cm土层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在越冬期降低40%,然而在返青期、收获期分别增加75%和55%。此外,增施有机肥60-100 c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较减氮模式降低72%。与减氮模式相比,增施有机肥土壤铵态氮含量在越冬期0-20 cm土层提高29%,拔节期60-80 cm土层提高60%,开花期0-20 cm土层提高38%,成熟期20-40 cm土层提高74%。(3)与减氮模式相比,增施有机肥对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和吸氮量无影响,但根系生物量在越冬期和返青期分别提高45%和17%,根系吸氮量在越冬期、返青期和开花期分别提高26%、31%和22%,地上部吸磷量和根系吸磷量在越冬期分别提高40%和63%,地上部吸钾量在越冬期提高50%。(4)与空白对照相比,单施有机肥对开花期0-10 cm土层根系的根长密度无影响,而其余3处理平均提高60%。与减氮模式相比,增施有机肥使开花期0-10 cm土层根系的根尖密度和分叉密度分别提高24%、34%。(5)与农户习惯相比,减氮模式的冬小麦产量在两年均无差异,增施有机肥的产量在2020年无差异,在2021年增产22%。与减氮模式相比,单施有机肥减产43%,增施有机肥无影响。与空白对照相比,4个施氮处理籽粒锌含量平均提高54%。与农户习惯相比,减氮模式和增施有机肥的籽粒铁、锰、铜、锌含量无差异。与单施有机肥相比,减氮模式和增施有机肥的籽粒铁、锰、锌含量无差异,而籽粒铜含量分别提高35%和39%。综上所述,合理降低氮肥用量并增施有机肥能实现增产,同时保证冬小麦籽粒大量和微量元素含量稳定。有机肥的速效磷、钾含量高,能促进越冬期前冬小麦根系生长,提高根尖密度和分叉密度,增强根系养分吸收能力。有机肥中氮素具有缓释性,与减氮模式相比,增施有机肥可降低冬小麦越冬期土壤硝态氮累积,并在小麦拔节期提高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此外,与减氮模式和农户习惯相比,增施有机肥降低了收获后深层土壤的硝态氮含量,有降低环境风险的潜力。
其他文献
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s,CWs)作为一种生态友好和环境友好型的污水处理技术,目前在生活污水处理以及抗生素抗性基因去除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仍然存在溶解氧不足、缺乏碳源和吸附污染物能力较弱以及对氮、磷去除效果不佳等缺点,严重影响了人工湿地技术在污水深度净化领域的应用。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采用生物炭作为填料,提高了湿地的吸附能力;利用间歇曝气技术,在人工湿地中建立了交替好氧
学位
地膜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具有增温、保墒等功能,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其中低密度聚乙烯农膜因其价格低廉、透光度高、延展性强,从而被广泛推广应用。然而,农膜施用所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已严重危害农田生态环境及土壤健康,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尽管农膜残留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已有研究,但大多聚焦土壤中农膜大残片对土壤特性与作物产量的影响,而对机械力作用、环境风化及老化所形成的微小塑料颗粒的研究仍处
学位
目前,好氧堆肥技术因处理量大、操作简单和运行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处理。好氧发酵产物——堆肥的腐熟度对于堆肥产品的农田利用有重要的影响。在堆肥产品正式施用到农田前,对其腐熟度进行评估,以防止未腐熟的堆肥产品进入农田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芽指数法(Germination Index)是国内外评价堆肥腐熟程度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存在发芽指数测定程序和方法不统一的问题,并且发芽指数与堆肥理化
学位
黄土高原作为我国苹果种植的优势产区,水分是限制苹果发展的最大因素,果农为追求产量,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和用量,也导致果园很多问题的滋生。以往对水肥耦合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小麦、水稻和玉米经济作物上,对果树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成龄果树上,且所用的肥料为常规化肥,研究内容多为高肥、中肥和低肥与水分耦合对果树的影响,而关于水肥耦合对苹果幼树生长的影响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以一年生瑞阳和瑞雪苹果幼树作为试验材料,设
学位
我国大部分园龄为20-30年的老果园由于常年过量使用化肥,导致果园养分比例失调,微生物多样性下降,从而引起病虫害发生,树体衰老过早,果实品质变差,效益连年降低。施加外源改良剂可以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增加土壤微生物物种丰富度以及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减少病害发生,延长果树的果期,提升果实品质,增加果实产量。本试验通过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碳氮、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群落,并结合胞外酶化学
学位
陕南是我国核桃种植的重要区域,但在核桃生产过程中,施肥不科学的现象非常普遍,土壤质量堪忧。因此,如何科学施肥,提高核桃园土壤肥力质量,已成为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论文针对这一问题,对长期定位施肥下核桃园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综合分析不施肥(CK)、单施化肥(T1)、化肥配施有机肥(T2)、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T3)、化肥配施有机肥及生物有机肥(T4)五种配肥模
学位
塑料污染因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和危害正在成为全球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进入环境中的塑料会发生如氧化、热解、风力和光照等老化行为,变成粒径更小的微(纳)米塑料。因此,探究塑料在自然环境中的老化行为和老化过程以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至关重要。本文选择使用较为广泛的聚乙烯塑料(PE)和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失重率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来探究塑料的老化情况,同时联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学位
土壤养分是土地生产力的基础,是农作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但目前关于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粮食作物或果树等大宗农作物,且多基于单一的地形条件,对于分散性、小面积、缺乏集约性的花椒园地土壤性质时空变异的研究很少涉及,探讨这种特征的时空变异对于解决分散分布下农作物的土壤养分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以位于黄土高原丘陵区的韩城市作为研究区域,以陕西特色经济作物花椒及其种植园地为研究对象,分析
学位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 μm的固体颗粒物(PM2.5,细颗粒物)是导致灰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其不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而且也是影响气候、能见度的重要因素。研究区域尺度PM2.5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传输途径,对有效控制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我国东部较发达地区(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已开展较多此方面研究,但在西部还相对较少;尤其在近些年,大气
学位
<正>近年来,玉溪市教育体育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及省委部署要求,加强学校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七抓七促"全面提升全市学校思政工作质量和水平,更好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政治责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