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之行》是英国著名作家E.M.福斯特创作的著名小说,该小说是英国文学从传统转向现代的代表性著作,中国著名学者杨自俭先后两译这本小说。小说生动地描述了在独立风起云涌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印度殖民时代印度人与英国殖民者之间激烈与无奈的冲突,并说明了在冲突面前生活在不同文化下即使友好的人民也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友谊。本文主要从目的论角度对杨自检的《印度之行》第二个译本进行研究。目的论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德国弗米尔等学者提出来的。作为对传统翻译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和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补充,目的论为文学作品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分析研究作品前言、译后记以及相关学术研究资料,并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认为基于大量学术研究基础上在保证读者阅读习惯的同时保存原文风貌是译者的翻译目的,接着本文通过原文与译本的仔细分析对比发现译文很好地满足了目的论三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译者灵活地采用了多种多样的翻译方法。这些主要方法包括注释、增词、省略、重组等。论文分共为五章,本论文在第一章引言部分提出研究的背景、对象、目的、方法和意义。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梳理了学界目前关于《印度之行》的研究成果。关于该作品的研究硕果累累,但多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甚至旅行理论出发挖掘作品的含义,很少学者对《印度之行》的译本进行研究,目前尚未有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目的论来研究《印度之行》译本的研究。第三章详细介绍目的论发展的背景,目的论三原则的理论框架。威密尔把翻译行为看做成一种有目的行为,提出了翻译的三个原则。目的原则是首要原则,它在包括选择译本、翻译策略甚至译文评价等整个翻译过程发挥作用;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是从属于目的原则的从属原则,他们在目的原则统领下发挥作用。第四章从目的论三原则角度对杨自俭译《印度之行》进行研究并总结了译者使用的主要翻译方法。杨自检作为作风严谨的学者在翻译《印度之行》时有着自己的翻译目的,他试图在保证译文在适应读者阅读习惯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存原作风格。大量例证表明杨自检的《印度之行》译文在多个层面践行了目的论三个原则。第五章总结了论文的发现与不足之处。杨自俭的《印度之行》译本践行了符合目的论三原则,为了实现自己的翻译目的杨自检使用了加注、增补、词类转换和重组等主要翻译方法。由于时间精力的限制,论文没有从更多的角度诸如语域等角度考察译本目的论的实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