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是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更是一种国家战略资源。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极不均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目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水资源需求量与日俱增,水污染和水环境破坏事件时有发生,导致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形势极为严峻。为了保障水资源安全和高效利用,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着力完善水权交易制度,通过制定水权交易的相关政策法规予以引导。然而,水权交易制度十分繁杂,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涉及到政治、法律、经济、环境等。本文运用政治手段与法律规制有机结合的方式,重点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水权和水权交易的基本理论,通过研究我国水权交易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充分考量国外水权交易制度的优点和经验,立足于我国水权现状的具体国情,提出完善我国水权交易制度的建议。第一部分介绍了水权和水权交易的基本理论,包括水权和水权交易的基本概念、客体和类型等。笔者分析后认为,水权交易的基本原则是指在法律法规中明确的水资源使用权流转的指导性原则,并详细阐述了水权交易应当把握和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梳理我国水权交易制度的基本现状,认为我国现行的水权制度不利于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行政手段配置水资源的方式,水资源交易成本高,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具体而言,我国水权交易制度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水权交易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水资源价格制定不合理、水权交易市场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水权交易信息系统缺失和水事纠纷处理机制不完善。然后是对我国国内的交易实践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从国外案例查找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其做了适当分析,总结优点和不足,同时从制度层面来构建我国水权交易制度,立足我国水权交易现状取长补短。第四部分从我国水权交易制度现存的问题着手,通过借鉴国外水权交易的经验并及时总结我国水权交易制度不足,从建立水权交易法律法规及科学合理的水资源价格制定机制、完善水权交易市场监督管理制度、建立水权交易信息系统、建立水权交易登记制度等五个方面提出健全我国水权交易制度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