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转型期的县财政研究(1928—1937)——以河北省为中心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d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河北省为中心,把县财政研究置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乡村治理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之中,集中探讨该时期的乡村治理转型与县财政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揭示南京国民政府乡村治理转型未能成功的县地方财政因素。   第一章在回顾清末至北洋时期乡村治理转型与县财政产生、发展的基本关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乡村治理转型的特点、动机及其对县财政的诉求。   第二章集中考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县财政支出与乡村治理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重点阐释县财政支出的“欠增长”对乡村治理转型的制约作用。   第三章集中考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县财政支出“欠增长”的源头“县财政收入”的欠增长,着重分析了导致县财政收入“欠增长”的各种因素。   第四章从改革县财政机构、打破专款制度以及建立财政预算和监督制度等方面分别考察南京国民政府的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指出其制度创新点和积极作用,同时从能否为乡村治理转型提供制度保障的角度出发,剖析南京国民政府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局限性。   第五章集中考察南京国民政府对县财政和乡村治理的相应改革措施及其成效。   第六章集中考察由乡村治理转型与县财政之间的矛盾所引发的一个政策归宿:减轻农民负担,并总结其历史经验和教训。   由于始终没有找到破解“农民负担之谜”的钥匙,南京国民政府最终走上了减轻农民负担的道路。为此,中央政府三令五申,并专门召开了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但是,纵观其“废苛减附”的实践历程,中央的政令始终不能落到实处,农民负担最终未见减轻。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央政府自身行为的内在矛盾——中央政府只是单纯地强调减轻农民负担,未能把调整乡村治理转型的大方向与减负通盘筹划。
其他文献
中日两国在古都的形制和功能上,均有着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相似处。这一点,在中国的隋唐时代和日本的奈良·平安时期表现得十分明显。日本古都的迁徙,特别是从藤原京到平安京的转
范涞(1538-1614),明代嘉万时期徽州著名的学者,新安理学家。万历甲戌进士,官至浙江布政使。范氏著作颇丰,有《休宁理学先贤传》、《哤言》十卷、《晞阳文集》、《两浙海防类
摘 要:对于现代化的化工企业而言,针对化工仪表的防腐技术手段进行细致并且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建设水平。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化工企业加强化工仪表防腐技术的相关技术和手段,同时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防腐技术的分类进行细致的探究,旨在提升化工仪表的防腐水准,为化工企业的设备维护工作稳步发展做出必要的贡献。  关键词:化工仪表 化工企业 防腐技术 研究分析  引言  针
二战后,日本频繁出现公害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政府推行经济优先政策、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民众环境意识的滞后造成了日本公害的产生。在1945年到1975年的三十年时间内,日本的环境治理从被动治理发展为主动治理,地方性法规在日本公害防治体系中起到了先驱的作用,日本公害法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三个阶段,日本通过不断积极地制定与修改公害法,日本的公害治理全面走向法治化。日本还成立了以环境厅为首的日
学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开始。到20世纪60年代,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苏联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同美国开展更广泛而激烈的争夺。第三世界力量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开始
摘 要:腐蚀是化工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对于化工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日常的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关于化工设备的腐蚀剂防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本文在阐述腐蚀的特点以及机理的基础上,详细的探讨了化工设备的防腐措施。  关键词:化工 机械设备 腐蚀机理 防腐措施  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行业,不仅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正常保障供给。机械设备在化
摘 要:从世界未来的发展需求出发,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其在社会发展中所占据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并体现在社会的各个行业之中。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实现与加剧,石油行业在社会中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这种挑战尤其体现在石油开采中对采油工艺的应用上,因此,石油企业要想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浪潮中处于不败之地,其必须对石油开采的工艺进行改进,采取合理的开采工艺。基于此,文章就石油开采中不同采油工艺技术的应用进行
约翰逊(LyndonB.Johnson)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尽管从表面上来看并未发生突变,其基调仍然承袭了自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美国政府便开始推行的遏制和封锁政策,但在政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