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调整踝肱指数(ABI)筛查范围(即新的筛检标准)对检出率的影响及意义并探讨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ABI值与各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经糖尿病足诊断箱,通过多普勒波形、踝肱血压比值等对糖尿病患者下肢血流情况进行评估,得出踝ABI数值。根据测定结果分为ABI正常组(1.0≤ABI≤1.3),ABI异常组(ABI<1.0或ABI>1.3),尝试比较新的筛检标准与旧标准:ABI正常组(0.9≤ABI≤1.4),ABI异常组(ABI<0.9或ABI>1.4)两种不同划分方法的的差异性,同时比较ABI三组间与一般临床资料、合并症检出率、各生化代谢指标等与之存在的关系,从而探讨各影响因素与ABI之间的关系。结果:20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ABI正常组102例,ABI<1.0组为77例,ABI>1.3组为24例,ABI异常检出率49.75%。1、两种不同ABI划分方法经χ~2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χ~2义(=242.373, P<0.001),即新标准(ABI<1.0和ABI>1.3)更容易检出异常,同时新筛查标准在异常检出率真实性评价的结果为:特异度77.3%,灵敏度100.0%,阳性似然比4.4,阴性似然比0,Youden指数0.773;2、各组间在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腰臀比、体重指数、收缩压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三组间在舒张压、吸烟史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4、ABI<1.0组在空腹C肽、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C反应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24h蛋白定量、尿素氮、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同型半胱氨酸、胰岛素使用(年)方面与ABI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1.3组在空腹C肽、低密度脂蛋白、D-二聚体、尿微量白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胰岛素使用(年)方面与ABI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方面与ABI<1.0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5、各组间在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尿酸、白细胞计数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腰臀比、空腹C肽、年龄、性别及糖尿病病程、空腹胰岛素、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ABI<1.0组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在ABI>1.3组中,腰臀比、空腹C肽、年龄及病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ABI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筛查的强有力因子。其中腰臀比、空腹C肽、年龄、性别及糖尿病病程、空腹胰岛素、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ABI<1.0组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在ABI>1.3组中,腰臀比、空腹C肽、年龄及病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2、本研究认为将ABI<1.0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和ABI>1.3的糖尿病下肢血管钙化的患者分别作为筛查切点可能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早期下肢血管病变的筛查与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