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民利益增长与农业衰退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wwwzjs19890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后,日本实现了高速的工业经济增长。在高速工业化的进程中,农民与城市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在经历了短暂的扩大后迅速弥合。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农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城市居民,农民群体充分地分享到了经济增长的成果。但是,与农民相对收入水平发生逆转的时期几乎重合,日本农业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里迅速衰退,出现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不力、生产成本高企等问题。而这些产业素质层面的问题在农业产业职能层面上也体现出来,表现为食物自给率持续下降、农业多样性功能难以维护等愈发严重的现象。一个疑问是,为何在战后高速工业化进程中日本农民利益增长与农业发展分化于不同的路径?高速的工业经济(带动的)增长在一定条件下是否会成为推动农民利益与农业发展相背离的力量?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又是以何种机制使其实现的呢?寻求对上述问题的解答是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和提出问题的动力,而上文所述的日本农业领域的现象是理论研究的现实基础。为了证实的这个猜想,本文以工农部门间收入差距变化为视角构建了模型,并分别赋予工农两部门规模报酬递增与规模报酬递减的不同特质。理论实证的结果显示,在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流入工业部门的过程中,工农收入差距仍可能在一段时期内持续的扩大,而这种可能性与农业产值占比、农产品相对价格等负相关,与工业规模报酬递增的程度、人口密度、初始时期农业人口比例等正相关。就日本的实际情况看,是相对容易满足上述条件的:战后日本工业经济高速增长、农业产值占比迅速下降,农产品价格的受到弹性的制约;而日本工业化极为成功、报酬递增特征明显,战后的大规模人口回流农村也扩大了农业人口的比例。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前提下,文中进一步对由此引致的农民兼业行为和政府的农业保护行为(对不断扩大的部门间收入差距的回应)对农业和农民群体产生的不同效应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速工业化对农民与农业产生不同作用的影响机制。依此框架对日本在高速工业化进程中农民收入迅速增长、农业领域逐渐衰退的事实进行了过程研究,结论与猜想是相符合的。综上,本文的核心观点是,在高速工业化进程中一国或地区的工农部门间收入差距很可能持续扩大,这在一定条件下会使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兼业)并使政府提供农业保护(农产品价格支持等);农民兼业与农产品价格支持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但是也会制约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抑制农业规模的扩大。在经济高速增长、人力成本上升较快的阶段,农业生产的小规模化将直接导致农产品的高成本和低下的国际竞争力,在面临开放本国农产品市场的压力下,农业的存在和发展将成为问题。本文共有8章。第1章为绪论部分。此章提出了日本在战后的工业化进程中农民利益与农业发展分化于不同路径的问题,并对研究的意义、研究思路及论文的结构做了阐释,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做出了评述。第2章为理论模型的构建。此章以工农收入差距的变化为视角构建了数理模型,揭示了在工业呈规模报酬递增、而农业呈规模报酬递减特质的前提下,工农收入差距演变可能遵循的几条路径。并讨论了在工农工资率差距逐渐增大的情况下,农民兼业与农业保护政策出现的必然性。此外,讨论了多个外生变量对工农收入差距收敛条件能否成立的影响。第3章为战后日本农业发展初始条件的分析。此章围绕着第2章理论模型中相关的外生变量,如农业人口的占比、人口密度及农产品相对价格等进行了定性分析,为日本工农收入差距逐渐增大的原因提供初始的、静态的解释。并对日本农业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不相称的事实进行了分析,为第6章做了部分基础性的工作。第4章为日本农业现存的主要问题分析。此章以农业结构调整不力为主线,分析了日本农业生产规模过小、农民兼业化、农村老龄化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以上各个现象之间的因果循环累积影响机制。第5章以日本在高速工业化进程中工农部门间收入差距的实际变化趋势、日本在收入差距扩大的时期里确实出现的农民兼业和高度农业保护政策等事实为依据证实了第2章理论模型中的预测。并以农民兼业与农业保护为动因,建立了工业化推动农民利益与农业发展相分离的影响机制。并以该机制为基本框架,解释了日本工业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以上动因如何通过抑制农业生产主体结构调整而使农民利益增长和农业发展分化于不同的路径,即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逐渐赶上并超过城市居民,而农业的产业素质却难以提升以致于在产业职能层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第6章以日本相关利益集团间的博弈为视角,解释了日本提供农业保护政策的原因,并根据各阶段的博弈结果分析了农业保护政策演变的趋势。以日本经济发展的大背景转换为依据,预测了未来农业利益团体相对力量的变化、日本农业政策调整及农业改革的方向。此章的后部分内容也为第7章中关于日本农业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做了铺垫性的说明。第7章分析了由于农业的弱质性,而使日本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处于困境的事实,亦即由于农民与农业的利益分离而使日本农业难以存在于更加彻底的开放模式下。此章以日本难以缔结日澳EPA、难以加入TPP等事例来说明农业羸弱带给日本经济与外交层面上的严重后果。第8章为得自于日本农业问题的启示与面向我国的对策部分。此章以日本农业农民问题分化的原因和产生的后果为依据,提出了对农政策的两难、开放层面的农业危机等我国也可能在今后的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从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视角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正>五大展会,合纵连横,遍布着纺织人务实奋斗的点滴成就:高品质高性能纤维、高端智能制造、时尚流行面料、服装家纺创意新品,环保理念与生态新技术……徜徉其中你会发现:"科
崇高和悲剧是西方美学史上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崇高概念由来已久,自古希腊时代起屡有学者加以论述。康德的崇高理论集先贤之思,影响深远,在美学史上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本文的研究主体L集团公司是一家大型钢铁贸易企业,由于近年来我国钢铁市场的低迷,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全行业经营效益严重下降,导致许多钢铁贸易企业经营困难。再加之企业间的
根据某一水闸基坑开挖工程,在排桩桩体内埋设测斜仪、钢筋应力计对非等长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特性进行了现场观测,采用规范法讨论了后排桩不同嵌固对前、后排桩的变形、内
本文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对无锡中心城区古到今的城市结构提取出1949年,1985年,2013年三个时间片段进行研究,先对本次论文采用的研究理论——空间句法进行详细的阐述与说明,对于本文
<正>人物:(以出场前后为序)奕,侍婢,安德海,慈禧,宫女甲、乙,同治,慈安,李莲英,丁宝桢、董心田,家厨,马小玉,众戏子,董石魁,安邦太,安家家仆,掌柜,传话公差,传旨官,老僧,以及
本文从研究党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历史沿革的基本经验入手,以市场经济为当前条件,探讨了党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一课题。文章一方面着重分析了市场经济
新造货车整车落成后车钩高数据存在大范围波动,对产品质量产生较大影响。通过建立模型对影响车钩高的有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找出了整车落成后车钩高波动的原因,并以C70E型通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产党人制定一切纲领、路线和政策等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时代和实践的要求,也是执政的共产党人必须高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日益更新,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的信息时代。与此同时,大众传媒也快速的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起来,并且已经开始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