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医院药品管理部门从原来的利润中心向单纯的药事服务中心转变,降低药品流转成本、提高医药服务质量成为医院管理者目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同时,国内医药流通市场竞争趋向饱和,通过供应链整合降低成本,获取新的业务增长点成为国内各大药品流通企业的工作重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医院和药品流通企业积极探索先进的院内物流管理模式,以解决传统医药管理模式在“最后一公里”暴露出的成本高、二级库房及病区用药缺乏有效监控、库存管理粗放等弊端。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的SPD模式逐渐被国内大型医院引进。因此,本文旨在为医院实施医药管理SPD模式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思路和理论支持。本文首先通过访谈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对R医院目前在药品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与分析。基于国内外对SPD模式内涵的研究,建立了SPD模式下的医院药品管理模型,并就R医院二级库房及病区药品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病区设立分布式智能药柜的建议,以提高药品在医药供应链末端的可追溯性和用药安全性。接着,基于病区设有分布式智能药柜的情景,本文先在需求确定情形下,考虑病区智能药柜、配送容器空间约束等的多种药品补货问题,构建了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设计了数值实验并运用CPLEX求解器求解;通过灵敏度分析,探讨了病区库存空间、配送容器容积等对总成本的影响,比较了有、无病区库存两种模式下的配送-库存管理成本。实验结果显示,在病区设立药柜能有效减少配送次数、降低管理成本。最后,本文结合药柜的盘点方式及常见的药品管理特点,进一步考虑需求不确定的情形,建立了允许缺货的(s,S,R,Q)补货模型,设计数值实验并运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分析了周期长度等参数对决策变量s,S,R,Q及长期单位时间平均成本的影响,并对不同补货策略(R,Q)、(t,s,S)与(s,S,R,Q)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s,S,R,Q)补货策略能更好地均衡配送成本、库存成本和缺货成本之间的关系,从而使长期单位时间平均成本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