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M642的H.264帧内预测算法的移植与优化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hd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264是ITU-T(国际电信联盟)和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共同制定的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与前期的标准相比,H.264能够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更低的码流,同时提高了网络适应性和抗误码能力,所以H.264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数字视频领域。然而, H.264编码性能的提升是以增加编码复杂性为代价的,要在实时环境中实现H.264编解码,既需要对H.264进行理论上的优化,又对实时处理芯片提出很大的要求,高性能DSP为实现H.264编解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本文在研究H.264的编码过程、结构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重点针对H.264帧内预测部分,提出一种基于相关性的帧内预测快速模式选择算法,然后将H.264开源代码X264移植到DM642中,并对代码进行了各种优化,最后设计一个基于DSP/BIOS的H.264编码系统框架。纵观全文,论文的工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出一种改进的帧内预测快速模式选择算法。针对H.264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算法的复杂性,根据相邻块间的相关性和不同预测模式间的相关性,提出一种快速模式选择算法,缩短了模式选择的时间,提高了帧内预测的编码速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峰值信噪比略有降低,码率略有增加的情况下,可将编码时间降低50%。第二,将X264移植到DM642平台中。本文以SEED-VPM642为硬件平台,以DSP的集成开发环境CCS为软件平台,将X264移植到DM642中。根据硬件存储空间和CCS的特点,对存储空间做了适当的分配,对代码结构做适当的调整,使代码能在CCS中正确的运行。第三,对移植后的代码进行各种级别的优化。本文根据X264代码特点和DM642特有的指令结构,对整个代码进行了项目级优化、C语言优化,然后重点对帧内预测、整数DCT变换、量化和匹配误差等关键代码进行了线性汇编优化;此外还对Cache、数据搬移和DSP/BIOS进行了优化。实验证明,优化后X264的编码速度获得很大的提高。最后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初步设计一个基于DSP /BIOS的H.264编码系统的框架,实现基本的视频采集、视频编码和视频传输功能。
其他文献
自由视点视频(Free Viewpoint Video/Televison,FVV/FTV)能够提供具有丰富沉浸感的立体视频,并且允许用户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观看位置,因此,FTV已经成为视频信号处理领域的
网络编码理论突破了传统网络中路由器等中继设备只负责对信息的存储转发的处理方式,提出中继设备可以对接收信息进行编码处理后再传输,可以很大的提高网络的吞吐量,甚至达到
随着网络技术、视频处理和嵌入式设备软硬件的迅猛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基于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的浪潮。在经历了模拟、数字、混合的阶段后,随着安防行业快速的发展
在过去的50年里,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低成本、高性能以及多功能集成电路的需求,集成电路技术飞速发展。工艺技术的进步一直是推动半导体工业发展的动力。缩放技术减少了电路器件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发展,视频处理系统在日常生活、军事、工业和医疗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大部分的数字视频系统是通过图像采集卡进行视频
Linux嵌入式系统,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体积小、可靠性高、稳定的网络性能和源代码开放等优点,逐渐被越来广泛地应用于网络通信设备。随着网络特别是无线网络的不断发展,更是促
本文综述了布里渊分布型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现状,从理论上研究了布里渊频移和强度与光纤温度和应变的依赖关系。设计了一套外差检测式光纤温度和应变同时传感系统,以电光调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脸识别因其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近十年来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人脸识别具有识别过程友好、
为了保证广播电视的通信质量,电视频段之间预留了很多白色空间(TVWS)来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从而导致了大量频谱资源的浪费。在频谱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下一代数字地面电视
随着全球范围内手机用户数的迅猛增长和新型无线多媒体业务的不断涌现,如何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上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宽带无线多媒体业务需求,成为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IMT-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