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原癌基因c-erbB基因编码的170kDa跨膜糖蛋白,具有胞内酪氨酸激酶活性。由于在多种上皮恶性肿瘤中,EGFR都发生一定程度的突变或异常高表达,且与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因此,EGFR是一种肿瘤的标志性抗原,可将其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之一。本研究首次将鸡源EGFR(cEGFR)胞外Ⅱ-Ⅲ区作为抗原,免疫球蛋白IgG-Fc片段作为疫苗载体分子与cEGFR片段融合,构建了重组DNA疫苗和蛋白质疫苗,评价这两种疫苗在小鼠Lewis肺癌模型中的抗肿瘤主动免疫疗效,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我们用重叠延伸PCR法扩增获得cEGFR-Fc融合基因,克隆至pVAX1质粒构建重组DNA疫苗pVAX1-cEGFR-Fc,同时,构建载有溶葡球菌酶信号肽序列的pET-28a(+)-S公用分泌型大肠杆菌表达载体,将cEGFR-Fc融合基因克隆至该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cEGFR-Fc经Protein A亲和层析纯化后作为蛋白疫苗。48只C57BL/6J小鼠随机平分为4组:单用DNA疫苗组、单用蛋白质疫苗组、DNA疫苗和蛋白疫苗联合免疫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各组小鼠免疫4次后接种Lewis肺癌细胞,观测肿瘤生长情况及小鼠生存状态及毒副反应。19天后脱颈椎处死小鼠,剥离肿瘤称重并计算抑瘤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是否产生了抗EGFR抗体,ELISA法检测抗体滴度。分离免疫小鼠脾脏细胞,检测淋巴细胞对靶细胞A431的细胞毒性作用。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VAX1-cEGFR-Fc和pET28a(+)-S-cEGFR-Fc,其中,pET28a(+)-S-cEGFR-Fc转化大肠杆菌后,经诱导表达在发酵上清液中获得了30~35%分泌蛋白,经Protein A亲和层析纯化,得到纯度达85%以上的重组融合蛋白。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三疫苗组小鼠肿瘤明显小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联合免疫组小鼠肿瘤亦明显小于DNA疫苗组、蛋白疫苗组(P<0.01)。DNA疫苗组、蛋白质疫苗组和联合免疫组抑瘤率分别为37%、49%和63%。三疫苗组小鼠血清中均有抗EGFR抗体产生,其中联合免疫组抗体滴度最高,蛋白质疫苗组次之,DNA疫苗组最低。免疫后的小鼠脾脏细胞对EGFR受体高表达的A431细胞具有杀伤作用,效靶比为10:1时具有最大杀伤率。本研究证实,异种同源EGFR胞外Ⅱ-Ⅲ区重组DNA疫苗和蛋白质疫苗能打破机体对自身EGFR分子的免疫耐受,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对小鼠Lewis肺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种疫苗的联合使用可进一步加强抑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