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在过去短短的几年中,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面向社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各种社会实用型人才,它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过去的单一型专业到现在的实用性、复合型专业,与我们时代的变化紧密接轨,面向市场,根据就业形势不断变化专业,与当今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吸引了广大学子报考。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民办学校不断涌现,竞争日益激烈,各学校都加大力度吸引人才,招生形势日益严峻,各学校都争抢生源,只重数量不重质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成就感,存在消极怠工的心理;再加上民办学校建校时间短,教师激励制度不完善,导致教师流动性大,留不住优秀的教师,因此应加强民办学校内部的教师激励制度建设,从基础建设入手,不断加强民办学校的“内功”修炼,学习借鉴优秀高等院校的教师激励模式,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师资力量,改进教学质量,这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论文首先分析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激励制度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讲述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及相关的基本激励理论。再以L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采用实例研究的方法,和国外高校激励机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综述,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结合实际,对教职员工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运用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中的相关激励理论,对该民办高职院校师资结构及高职院校教师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并阐述了民办高职院校校教师不同层次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特点,分析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了影响L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该学院教师的激励机制优化方案。结构是按照设计的目的、指导思想、激励原则,激励机制及优化后的具体措施来进行的,包括建立教师内在性激励机制、外在性激励励机制等。最后,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特点、个性特征和生活状况的分析,希望将各种先进的教师激励理论运用到实践过程中,重点研究如何建立完善的教师激励模式,包括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科学公平的绩效考核体系,富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制度,制定教师个人培养方案,教师定期培训计划,改善教师的办公及住房条件,共同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等过各方面。最终构建较完善的、符合目前该民办高职院校情况的教师激励机制的框架。本文不仅为L职业技术学院的深化改革和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其他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