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数据,按2011年确定的贫困标准,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至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0.6%。其中,因病致贫人口由2014年的2850万人减少至2018年末的516万人,占所有贫困人口的比例从41%下降至31%。可见,近来年“因病致贫”问题虽有缓解,但仍是脱贫攻坚任务中突出的一环。我国于1998年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保)、2003年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农合)、2007年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保),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镇非就业人口,是基本医疗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保险制度助力脱贫攻坚政策的提出,其对基于收入角度以绝对贫困线度量的贫困人口的减少有重要意义,但医疗保险制度的反贫困效果到底如何?对贫困广度、贫困深度、贫困强度、长期贫困指数和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如何?对“因病致贫”是否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反贫困效果在不同特征群体中是否具有异质性?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其对医疗服务利用率的促进作用明显,对健康状况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基于多维健康指标构建的健康贫困指数的影响效果如何?考虑到时间维度,对长期多维健康贫困指数的作用效果是否显著?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丰富和拓展了保险反贫困理论,也对巩固脱贫成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因此需要深入研究。本研究依据健康需求理论和贫困理论等,在反收入贫困方面,建立资产累积模型,分析疾病冲击导致资产损失在有保险和无保险情形下致贫和脱贫的概率;在反健康贫困方面,构建理论框架,说明提高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在减轻健康贫困方面存在收入异质性,“富人”是主要的受益群体。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微观调查(CHARLS)数据对以下内容进行了实证分析:(1)分析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减贫效果。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并结合倍差法(DID)研究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的减贫效果,贫困指标包括贫困广度、贫困深度、贫困强度、贫困脆弱性、未来贫困发生率和长期收入贫困等收入贫困指标,以及多维健康贫困和长期多维健康贫困等健康贫困指标,并进一步分析减贫效果在不同健康状况群体、年龄群体和疾病群体中的异质性特征,另外,还分析了其影响机制和滞后效应;(2)分析基本医疗保险的扶贫效果。采用PSM方法考察新农合的扶贫效果,并进一步探讨其是否因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而存在差异;(3)研究基本医疗保险抑制“因病致贫”的效果,考察了参加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是否能够降低“因病致贫”的可能性;(4)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限值因变量模型,分析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提高的反贫困效果,并检验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和是否患慢性病的群体,提高保障水平对收入贫困的影响;以及检验对于不同经济状况、不同年龄和是否患慢性病的群体,提高保障水平对健康贫困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包括:第一,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显著减轻了参保者的贫困广度、贫困深度、贫困强度、贫困脆弱性和未来贫困发生率等收入贫困指标,对长期贫困指数和长期贫困发生率也有显著负向影响,且滞后影响效果比同期影响效果更强,教育支出增加是医疗保险减少长期贫困指数的中介渠道之一。但其对多维健康贫困和长期多维健康贫困的影响效果有限,主要原因是健康状况的改善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其对健康贫困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时滞。第二,城镇居民医保的减贫效果在不同年龄群体、健康群体、城乡群体和疾病群体中都具有异质性。就不同年龄群体而言,医疗保险显著降低了中年人的长期贫困指数和长期多维健康贫困发生率,对老年人长期贫困指标的影响不显著;相比于中年人,居民医保对老年人的(短期)贫困指标负向影响更明显。对于城乡居民,城镇居民医保对城市人口的(短期)贫困指标和对农村人口的长期贫困指数、长期贫困发生率和长期多维健康贫困发生率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对于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城镇居民医保对不健康个体的减贫效果更显著。对于是否患慢性病的人群,参加医疗保险使慢性病患者减少收入贫困,但对无慢性病的群体而言,保险有助于其改善长期多维健康贫困状况。对于是否受大病冲击的人群,参加城镇居民医保会减轻未受大病冲击群体的贫困状况,虽对受大病冲击群体的收入贫困影响不显著,但会改善其长期健康贫困状况。第三,新农合有一定的扶贫效果,显著降低了参保者的收入贫困,健康状况改善是其扶贫的中介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新农合对健康状况较好的群体的扶贫效果更显著。第四,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的抑制“因病致贫”的效果在长期内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医疗保险对中年人、健康状况较差群体的抑制“因病致贫”的效果更好。第五,提高医疗保险保障水平显著减轻了收入贫困,对减轻健康贫困的作用不显著。提高保障水平在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不同经济状况和是否患有慢性病人群中的影响存在差异:显著减少了健康状况较好个体的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提高富人的健康水平,改善中年人和患有慢性病个体的贫困状况,而对健康状况差的、无慢性病的个体、老年人和穷人的影响均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