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各类气象灾害、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中国是世界上受各种气象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干旱是中国影响最大、最常见的气象灾害,中国平均每年受旱面积占全国气象灾害总受灾面积的一半以上。玉米和小麦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研究干旱对中国玉米和小麦产量的影响,不仅可以合理指导玉米、小麦生产的减灾、防灾,而且对稳定和提高中国粮食产量也有重要的作用和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DSSAT作物模型,模拟了1961-2010年潜在干旱对中国夏玉米、春玉米、冬小麦和春小麦产量影响的时空变化趋势,并分析其与部分大气环流因子间的关系,以期了解中国近50a来玉米和小麦受旱程度的变化情况。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过去50a中国夏玉米和春小麦的潜在产量损失总量呈下降趋势,而冬小麦和春玉米的潜在产量损失总量呈增加的趋势。山东省中东部、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地区的夏玉米受旱呈加重的趋势,春玉米的受旱程度呈增加趋势的地区主要有东北和河套地区;冬小麦受旱程度呈加重趋势的主要是黄土高原和河西走廊等区,春小麦受旱程度呈加重趋势的主要是河西走廊和西南部分地区。2)中国夏玉米、冬小麦、春玉米、春小麦的潜在旱灾产量损失中心分别有着向北、西北、东北、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中国玉米和小麦受旱灾影响的空间格局变动最剧烈的是1960s-1970s时期。3)当副热带高压系统在各作物生长季前期强度偏强、范围偏大时,中国夏玉米潜在旱灾产量损失中心的位置将会偏西;当副热带高压系统在各作物生长季同期强度偏强、范围偏大时,中国玉米潜在旱灾产量损失中心的位置将会偏西、偏南,小麦的潜在旱灾产量损失中心将会偏西。当北极涡系统在各作物生长季前期强度偏强、范围偏大时,中国玉米潜在旱灾产量损失中心的位置将会偏西、偏南,中国冬小麦潜在产量损失中心将偏南,春小麦潜在旱灾产量损失中心将会偏东;当北极涡系统在各作物生长季同期强度偏强、范围偏大时,中国夏玉米潜在旱灾产量损失中心的位置将会偏西、偏南,中国冬小麦潜在产量损失中心将偏南,春小麦潜在旱灾产量损失中心将会偏东、偏北。反之亦然。4)通过与典型区域干旱面积的比较,模型识别出的潜在旱灾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旱灾变化的趋势,且在某些年份还能够较好地反映干旱受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