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基础教育事涉农村人口素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指出,加强农村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对改善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遂溪县基础教育已经取得较为全面的进步,正在有序稳步推进。但制约全县基础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因素还很多。因此,研究遂溪县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推进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遂溪县狭义的农村基础教育即义务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公共产品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实地调研法和层次分析法,从地方政府财政预算资金、地方经济发展、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和社会公众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县政府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水平、上级政府划拨义务教育经费总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以及农村义务教育生师比是影响遂溪县农村义务教育健康稳定发展的五个主要因子,所占权重分别达20.57%、14.27%、14.21%、6.63%和5.22%。低水平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致使政府财力薄弱,并导致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缺少必要的校园硬件设施、农村教师的薪酬待遇低、专任教师数量和在校学生数不合理等方面。在借鉴其他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遂溪县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六个方面的对策。(1)谋划农村基础教育长远发展要做好顶层设计,确保义务教育优先发展。(2)政府部门要认清自身职责,通过构建长效经费保障机制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教育经费有效利用。(3)在教师薪酬待遇、教师师德建设、教师职称评定体系、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和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等方面系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4)推动信息化技术与教学融合,要从制定和落实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建立“互联网+义务教育”专项资金以提高校园教育信息化配套设施建设和加大农村教育信息化宣传力度,缩短城乡教育差距。(5)农村学校应通过制定传统特色文化的发展计划、打造书香校园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来营造校园特色文化氛围。(6)政府、教师、家长和学生在教育新形势下要转变观念,推动农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遂溪县农村基础教育健康稳定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助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