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探索

来源 :芒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e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西方翻译研究逐渐开始向文化转型,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则是八十年代初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大潮中兴起的一派译论。 女性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大高潮。第一个高潮是从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初,主要目标是从法律上为女性争取财产权、选举权及受教育权。第二次高潮出现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目标是批判性别主义、性别歧视和男性权力。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女性主义以“性别”作为文学批评研究的基本切入点,致力于揭示妇女在历史、文化、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的根源,探讨性别与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向传统的男性中心观念提出挑战,以达到发掘女性话语、重建文化研究新理论的目标。 西方新时期的女性主义思潮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社科院的朱虹教授引介到中国之后,对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和批评以及女性文学创作等产生了巨大影响,译界人士也逐渐意识到女性主义对翻译的影响,并开始在各类期刊上发表文章探讨女性主义与翻译的问题。女性主义应用于翻译研究使得人们进一步从性别的角度去理解翻译的复杂性,为我们认识原作与译作的关系、忠实的翻译原则以及译者隐形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但相对而言,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关注不多,因此,笔者拟以此文系统地阐述女性主义与翻译的关系及女性主义翻译的观点、实践方式、对传统议论的颠覆、局限性等等,以期抛砖引玉,引起翻译界学者对这方面做深入的研究。 除引言和结语外,整篇论文分为四个章节: 在引言中,笔者简单介绍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意义,并回顾了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引介及其对我国学术界的影响,指出女性主义被纳入翻译研究绝非偶然。 第一章是全文的引子。笔者从女性与翻译的关系谈起,指明女性与翻译自古以来就有着不解之缘。一方面,由于翻译与女性有着同样的遭遇,在各自从属的等级秩序中都处于弱势地位,人们惯常用性别话语来描述翻译,将翻译女性化,
其他文献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转喻、概念隐喻、突显理论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了词类转换的过程,探讨了词类转换的机制,并从经验观、突出观角度对词类转换类型进行了分析。本研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翻译工作在各个领域中都变得越来越重要。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源语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们经常会遇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存在着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充分体现了语言文字工作在我国"五位一体"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
<正>高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概念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印象,也有助于学生形成一定
拒绝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中经常被使用,拒绝言语行为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近些年来,随着语用学等学科的发展,有关言语行为的研究,已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许多学者已对称呼
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入SDR为我国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新的契机。加入SDR不仅为我国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还将促进更多国家和地区加强与我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市人对食物营养的需求也日渐提高。但你知道吗,市面上有些食物打着“营养美食”的旗号,实际上却并非像它所宣称的那样营养,甚至它对身体的危害还大于益
<正> 野外创伤无论平战时都屡有发生。若野外创伤发生在夏季救洽并不难,但在滴水成冰的冬季无论创伤的部位及程度如何,都有可能再发冻伤。同时,在创伤及冻伤部位易继发感染,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和文化的活动,但不同的译者对其本质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译者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艺术”或“创作”,认为翻译就是创造出新的艺术作品,是再创作。有的译者则认
《说文解字》言部字中大约二十字用了声训,本文试图尽可能多地探讨言部字语源义。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说明本文研究的材料、任务、意义和方法及判定同源词的原则、依据。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