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平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中词汇衔接对比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iCr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外语学习者的基本技能之一。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如何写出一篇既衔接又连贯的好文章是非常重要的。衔接理论为语言学习者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衔接理论首次由韩礼德和哈桑(1967)提出,随后侯仪于1991年对词汇衔接进行了更为细致和系统的研究。侯仪指出,词汇衔接是所有衔接手段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以往研究将衔接理论运用于对各种不同文本的分析,其中的一些研究是基于韩礼德和哈桑的词汇衔接理论。在侯仪提出新的词汇衔接理论之后,侯仪的理论也逐渐应用于各类研究(Janina Buitkiene,2005;金铠,2003)。有学者研究了法律文本、硕士英文摘要等不同类型文本的词汇衔接。然而,少有研究将侯仪的词汇衔接理论作为基础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议论文进行分析。因此,本文基于侯仪的词汇衔接理论,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旨在发现英语专业大一与大四学生对词汇衔接的使用情况以及两者在使用词汇衔接手段方面的差异。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使用词汇重复的八种类型方面有无差异?具体来说,他们倾向于使用哪些重复类型?他们在每一种重复类型即简单词汇重复、复杂词汇重复、简单释义、复杂释义、上下义重复、互指、替代、省略的使用方面有无显著差异?(2)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使用粘结方面有无差异?(3)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使用中心句和边缘句方面有无差异?为解答这些问题,本研究分别选取了五十篇英语专业大一学生与五十篇大四学生所写的议论文,针对他们所使用的重复类型、粘结以及中心句与边缘句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在词汇重复方面,英语专业大一学生与大四学生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倾向于较多地使用简单词汇重复与复杂词汇重复以及互指;不同之处是在使用简单词汇重复、复杂词汇重复、简单转释、复杂转释、互指以及替代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大四学生对简单词汇重复和互指的使用要少于大一学生,但对复杂词汇重复、简单转释、复杂转释以及替代的使用要多于大一学生。在粘结的使用方面,大一与大四学生没有存在显著差。此外,他们在中心句的使用上没有差异,但是在边缘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四学生对边缘句的使用要少于大一学生。此研究最后给出了一些教学启示。
其他文献
秘密语,又称黑话、切口、隐语、行话等,是某些职业群体和社会集团为了对外人保密而刻意创制的一种暗语。词语的社会化,则是指某些原本使用于特定领域的词语,由社会方言形态进
坚持'五水共治',是改善水环境,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在贯彻实施五水共治策略的过程中,浙江创新性地引入了市场化的手段.笔者从经济学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的翻译实践报告。此次翻译报告的原文节选自2016年六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表在官网上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度报告》。此年度报告共分为六个章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大力发展,国家对于电力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度非常高,这就要求着发电厂要提升发电的效率,电气自动化不仅能提高效率和经济利益,还能减低投
网络文学基于优质图书内容、作家群体和粉丝群体,构建了一个打通文学、游戏、动漫和影视等多种文化业务领域的IP生态体系。目前,以网络文学IP为原点孵化出的IP衍生全产业链,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不断的发展,中外企业合作往来也变得日益频繁。由于地域的原因,中外企业双方很难进行实时的面谈,一定程度上影响双方的合作进度,并且高频率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美学精神和审美风尚受儒家文化的强烈影响,其精神意蕴丰富而深邃,形成了自己的框架,其象征意蕴、文化历程、特殊的建筑"语汇"迥异于西方。本文试图对传统
本文介绍了强夯法的加固机理、特点和适用范围,阐述了强夯法的工作机理,探讨了施工工艺和施工作业要点.
本文是一篇关于商务文书的翻译报告,翻译原文为某公司2015年劳动雇佣合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聘请外籍专家为本公司服务。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