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着斑激酶对肝星状细胞细胞周期调控作用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8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多种致病因子引起慢性肝病,进而发展为肝硬化的一个动态过程与共同病理途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活化、增殖,进而合成大量的胶原等细胞外间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成分被认为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 HSC增殖受多条信号转导通路调节,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处于整合素、生长因子等信号通路的交汇点。基础研究表明,FAK磷酸化后,对多种类型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如促进增殖,正性调控细胞周期,增强黏附、迁移,诱导凋亡等。其第397酪氨酸位点(Tyr397)是自主磷酸化位点,该位点磷酸化后,可以顺次激活其余磷酸化位点,放大FAK催化活性。因此,可以说,Tyr397是FAK发挥生物学功能的扳机点。 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FAK-related non-Kinase,FRNK)位于FAK C-末端,缺乏激酶区,包含黏着斑定位区(focal adhesion targeting,FAT),可与FAK竞争粘着斑(focal adhesion plaque,FAP)上的结合位点,负向调控FAK的作用。 细胞增殖是通过细胞周期实现的。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为细胞周期的始动因子,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yclin dependent kinase4/6,CDK4/6)结合并激活后者,从而促进细胞发生G1/S期转换。 张晓岚等应用胆总管结扎(bile duct ligation,BDL)大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单侧双靶点立体定向注射鱼藤酮(rotenone)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方法,并对模型的行为学和形态学进行观察评价。 方法:采用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28只,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低CT值肾癌的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知水平,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2005年间11例低CT值肾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并与病理
目的:从低级的单细胞生物到人类,几乎任何一种生命现象都存在着其特定的生物节律(biological rhythm),生物节律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依照节律的周期长短可将之分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中半乳糖凝集素3(Gal-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变化,探讨细胞因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斑块中的作用
目的:提取、分离、纯化并且鉴定BCG的有效成分,分析BCG不同有效成分及Ag85B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及诱导小鼠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作用探讨卡介苗、其有效组分及Ag85B的
目的:观察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s,GP)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HMCs)增殖及表达转化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