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下,“父亲”不再是简单的生物学称谓,而是与政治、经济、文化关联,成为权力与秩序的代表。从家庭角色到政治象征,“父亲”在历史变迁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父亲形象”也由此成为作家对家庭、国家等文学想象的重要能指符号。在当代作家余华的文学王国中,父亲从未缺席。从暴力的生父到温情的继父再到崇高的养父,我们在余华笔下欣赏了一场有关父亲的“变形”。尽管作家本人从未直言为何如此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下,“父亲”不再是简单的生物学称谓,而是与政治、经济、文化关联,成为权力与秩序的代表。从家庭角色到政治象征,“父亲”在历史变迁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父亲形象”也由此成为作家对家庭、国家等文学想象的重要能指符号。在当代作家余华的文学王国中,父亲从未缺席。从暴力的生父到温情的继父再到崇高的养父,我们在余华笔下欣赏了一场有关父亲的“变形”。尽管作家本人从未直言为何如此执着于塑造父亲,但我们无法忽视其创作背后流露出的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本文聚焦于余华小说中的父亲书写,借用“家国同构”这一文化社会学理论,对作品中的父亲形象进行梳理归类,对父亲所在的家庭生存状态进行分析考察,挖掘父亲书写背后的隐喻意义,探究作家对现代民族国家的期许与构想。绪论部分首先阐述论文的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然后对余华小说中父亲形象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最后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一章为家国同构的理论认知,从“血缘宗法:家国同构的支点”“忠孝一体:家国同构的实质”“父亲:家国同构的文化符码”三个角度系统阐释家国同构的内涵;其后对家国同构的时代意义进行概括式的提炼:既有家国情怀的理性认同,也有对现代民主的积极追求。第二章以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为切入点,首先将文本中的父亲按血缘与伦理关系进行分类,厘清父亲形象的发展脉络,展现作家笔下的父亲经历了从生父到继父再到养父的变迁;继而通过身份变化揭示出随着父子间血缘关系的淡化,余华笔下的父亲形象由专制残暴走向博爱仁慈,父子关系也从敌对状态逐渐走向和谐。同时结合家国同构理论,指出父亲形象变化背后是作家对于父亲所象征的传统父权的质疑与否定,对理想父子关系的找寻。第三章围绕余华小说中父亲所处的家庭系统展开论述,父权家长制的压迫不只体现在父子关系中,它已经辐射到了所有家庭成员。通过原生家庭的溃败、“重组”家庭的谐奏、单亲家庭的相守来对三类家庭中成员间的情感关系进行系统阐释,由此窥视以父亲为代表的大家长在家庭系统中的权力更迭,进一步论证血缘亲疏与父爱多寡呈现反比趋势,暗示作家意图呈现的新型家国关系是逐渐脱离血缘羁绊,靠道德和情感等建构起的自由而亲密的全新互动模式。第四章旨在探究余华父亲书写中隐喻的对于社会、国家的思考,首先在小说文本分析的基础上,以作家的创作谈和随笔作为补充,力证作家要写出一个国家的疼痛。随后,对余华作品中的弑父行为进行深度剖析,揭示这一行为是为了解构封建父权制,借父子关系的解冻来传达对理想社会的期许;其次,根据余华作品中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发展,解读出余华试图打破血缘的束缚,实现个人的解放。最后指出家庭伦理的重建映射出的是新的社会伦理与秩序的重新建构。结语部分点明余华“父亲书写”的意义,余华对封建父权制的解构最终目的是否定专制统治,作家希望能在全社会推行德性政治,由此建立一个开放包容和谐的现代民族国家。
其他文献
“一VV了NP”是汉语中常见的句式,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及其存在的理据性等多维度考察了该句式的全貌。本文首先基于构式语法理论,将句式“一VV了NP”鉴定为有标记性构式,其构式义为:心理预期和现实情况之间的偏差引起说话者对实际结果的强调性主观评价,构式义特征可以概括为[+心理偏差]、[+基本强调]、[+主观评价]。接着对该构式内部常项“一”、“了”,变项“V”、“NP”进行了逐一考察。最后从结构整
本论文运用语音实验的分析方法考察不同水平的泰国汉语学习者的口语边界调的发展问题。本研究选择了17名泰国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包括6名初级水平、5名中级水平和6名高级水平的学习者,并将学习者的边界调的语音指标与母语者进行对比分析,以此考察泰国学习者口语边界调的发展情况。本研究的口语实验任务为朗读任务,从朗读任务中选取7句作为分析对象,7个句子的边界调特征测量指标包括边界调音节调域、边界调的音节时长延长
随着视听翻译产品的数量激增,AI时代下,机器字幕翻译软件出现在公众视野。网易见外等集成工具已广泛应用于字幕翻译活动,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技术成为字幕翻译服务的重要竞争力要素。信息全球化和智能化时代,对外翻译和文化传播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海量字幕翻译任务超出了有限的译者能够产出的负荷,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将急需传播的影视作品进行快速译制。机器字幕翻译恰能在术语统一、提升翻译效率、明确分工等方面补充
本文将鲁迅小说中的评注性副词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情态、韵律句法、信息结构等理论,统计分析鲁迅小说中评注性副词的应用情况,进而探究评注性副词应用情况的成因和鲁迅小说应用评注性副词的修辞效用,为更加客观地研究分析鲁迅小说语言风格提供学理支持。通过搜集筛选语料并分类统计,考察鲁迅小说中评注性副词的韵律特征、分布特征、情态分类与应用状况。其中,韵律特征包含评注性副词的音节数量特征和连用型评注性副词的音节组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性发展,汉字教学已经成为沙特阿拉伯的重要教育热点。在目前沙特阿拉伯的许多高校中都开设有专业的汉字学习课程,且分成初级汉语学习、中级汉语学习以及高级汉语学习三个等级。近几年,随着沙特国王大学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汉语教学也成为沙特国王大学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范畴。而汉字教学作为汉语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引导学习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拓展其汉语知识文化视野、丰富其汉字词汇量的关键性途径。因此
近年来,在日本本土学习汉语的人数增多,日本目前有汉语学习者200余万人。日本本土汉语教学总体可划分为六个方向:大学中文、大学公共外语、高中中文课、公众中文班、孔子学院和公共电视台电视授课。在日本,每年大约由16万人将中文选定为自己的第二语言来学习,汉语在日本的学生中颇受欢迎。因此,日本社会对汉语教材的需求缺口在不断扩大。为了占领汉语教材市场,日本各家出版社平均一年就会推出一种改版的汉语教材。作为学
衢州地处浙江省西南部的浙闽赣边境,衢州方言属南部吴语,目前该方言清浊声母的研究成果不多。本文以衢州方言的塞音和擦音声母为研究对象,调查当地老、中、青、少各年龄段的发音,采用传统听辨和声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判断其古全浊声母今读的类型,并对衢州方言清浊声母的声学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各年龄段古全浊声母今读的统计情况显示,浊声母字在各级语言单位和年龄层次中呈现如下规律:单字、词组、句子的浊音比例逐级提高;
作为现代汉语常用的构式,“X了也不Y”具有鲜明的口语语体属性。本文在自然语料的基础上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考察“X了也不Y”表层和深层的特征,对该构式的句法结构、语义关系、语用语篇功能展开描写与分析。首先,构式“X了也不Y”中常项与变项各司其职,缺一不可。本文从此出发,对其细化考察。常项“了”表示事态出现变化或者即将出现变化。常项“也”主要表强调语气。常项“不”可以表示直接的否定,也
“V起”和“V起来”是现代汉语中典型的动趋结构,“起”和“起来”在该结构中作补语。“V起”和“V起来”在句法、语义、语用上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两者有时可以互换,但有时又不可以。目前学者对于“V起”和“V起来”单篇研究的很多,但是对于两者的比较研究很少,且主要集中在留学生对于“V起”“V起来”的习得研究。本文以“V起”和“V起来”为研究对象,对《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的1223个动词进行梳理,并对其中
自创作伊始至今,作家蒋韵的文学写作生涯已有数十载,亦有着丰厚的创作实绩。然而与之不相匹配的是蒋韵在评论界、学术界以及知名度上的冷清。这一现象与蒋韵一直以来所秉持的“抵抗”的创作理念,以及蒋韵本人所采取的一种“抵抗”的生存姿态有着直接关联。“抵抗”已不单单是蒋韵作品的底色,同时也是理解她其个体生存信念和文学精神气质的一个重要关键词。通过对本文提出的“抵抗书写”这一概念进行限定、阐释和定位,回答“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