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园林被称为是“天然图画”,是集时间、空间以及众多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古代许多造园家往往也都兼具着画家的身份,他们在建造园林时,以自然山水为依托、以山水画为蓝本、以画论为指导思想,追求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入画”之景。画家又以园林为画本来作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使园林“风景如画”又能“入画”。山水画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指导和影响了古代园林的营造,当今社会高速发展、国家繁荣富强,传承我国古典园林也迫切需要注入新鲜血液,引领中国园林再次走向辉煌。本文以“以画入园”的相关概念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阅读、案例分析、实地考察、软件绘图等方法,探究山水画与园林的空间营造互通性,并尝试用传统山水画作为设计依据,将二维图画转译到三维空间中,以此来指导本次规划设计。本文首先对“以画入园”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传统造园空间上的互通性,将其梳理为四点,即经营位置、因势布局;流动视点、步移景异;对比统一、层次空间;以大观小、统一全园。四点中的前一词均是山水画的空间营造之法,与后一词的造园方法一一对应,并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然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案例,从画与园空间上的四点互通性入手,剖析出案例中对此四点的运用,为之后的宝丰公园规划设计做铺垫。最后在“以画入园”理论的指导下,以平顶山市宝丰公园为案例进行规划设计,详细调查并分析了场地的周边环境与现状,依据相关规定和场地条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理念和原则,详细介绍了项目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设计及主要景观节点,将画意造园运用到本次方案设计中,营造“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入画”体验,打造一个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现代园林。中国传统园林与中国山水画被称为是“姊妹学科”,它们同属于一个艺术范畴,是不可分的。中国山水画是二维的园林,而中国园林是三维的山水画。在如今我国园林设计所面临的丧失民族特色、缺乏本土语言的发展窘境中,进一步对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山水画的空间营造指导此次项目的规划设计,希望能从中探究到画与园的转译途径,为今后的公园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