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融资作为上市公司主要的融资手段,目前存在不少问题;而公用事业上市公司对再融资的合理运用关系到我国公用事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力图从短期和长期视角研究再融资的公告效应、再融资后公司长期绩效及影响因素,即从增量角度研究公用事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问题。本研究根据公用事业的定义及通用的行业划分标准,较为全面和系统地筛选出110家在A股上市的公用事业公司。本研究综合考虑股权、债权再融资,并根据这些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历史情况,识别出三种主要的再融资方式及各自特征。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运用事件研究方法对三种再融资方式的公告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测量了公告日前后的异常收益情况,发现公开增发有显著的负公告效应,发行债券有显著的正公告效应,发行可转债具有负的但不显著的公告效应。市场反应的方向与以上市公司整体为研究对象所得结论相同,但反应强烈程度上有差异。之后,本研究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从公司基本面和再融资本身特征两个角度分析了公开增发和发行债券公告效应的影响因素,发现公司基本面特征对不同再融资方式公告效应的影响一致,公司的净资产利润率/销售净利率、财务杠杆与累计异常收益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对于公开增发,市场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而对于发行债券,市场侧重于对上市公司财务杠杆的关注。从再融资方式特征来看,增发比例和相对融资规模对公告效应的影响较小,但募集资金的用途、应收账款周转率显著影响再融资公告效应。针对公用事业的行业特点,本研究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发,考察公司再融资前后经营绩效指标和社会绩效指标变化情况,分析再融资对公司长期绩效的影响。比较方法主要结合纵向(以再融资前后的自身作对照)、横向(与行业平均水平)对比,发现股权再融资后(公开增发、可转债)公司绩效指标与再融资前相比显著变差,发行债券后公司绩效指标与发行前相比无显著差异,但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却有显著提高。这与以上市公司整体为研究对象所得结论相近。本研究认为在目前我国公用事业上市公司财务杠杆偏低的情况下,适当提高财务杠杆,可以提升经营绩效,获得优于股权再融资的效果。在再融资方式选择上应当首选债权融资,其次选择公开增发融资,最后选择可转债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