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劳动力全球化过程中,亚洲新兴国家全面参与全球分工体系,“劳动力无限供应”导致替代性竞争日趋激烈。发达经济体对亚洲新兴国家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亚洲新兴国家相对劳动成本的变化,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下,发达经济体对亚洲新兴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直接投资将可能发生结构性变化。本文以相对劳动成本平价为理论基础,比较中国与亚洲其它新兴国家(东盟四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和印度)间实际汇率的变化,衡量区域相对国际竞争力的变化。以美国作为比较基准,对1991-2008年的6国相对劳动平价、实际汇率变动和相对劳动成本变动做了系列研究。研究表明,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前,中国具有相对劳动成本优势;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中国劳动成本优势持续下降。美国次贷危机后,劳动成本优势继续恶化。中国与亚洲其它发展中国家相比,已经不具备劳动成本比较优势,而且劳动成本比较优势有继续下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使用引力模型,评估外国直接投资在亚洲新兴国家进行空间布局调整的可能性。本文以日本和美国作为发达经济体的代表,对外国在亚洲新兴国家的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外国直接投资没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东道国国内市场和劳动者素质对外国直接投资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不同投资国遵循不同模式,美国主要是把亚洲新兴国家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加工地和产品市场,而日本则更注重东道国劳动力的技术能力。根据实证结果,我们认为,虽然亚洲新兴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有所提高,但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仍属低廉,而且由于亚洲新兴国家的良好投资前景,对该区域的外国直接投资将不会出现大规模转移。虽然中国的相对劳动成本提高,但中国广阔的国内市场和优秀的劳动者素质,仍会吸引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本文最后提出中国保持国际竞争力,提高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空间布局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