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尼古丁处理对母性行为的影响及其中枢神经受体机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18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性行为是雌性哺乳动物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度保守的动机行为。母亲通过为其后代提供营养物质、庇护所、情感慰藉及其他母婴互动来形成母子间的依恋关系,确保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全世界范围内,女性在围产期吸烟都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母亲围产期吸烟会使后代出现神经发育异常、行为情感障碍等问题的几率大大增加,对后代造成持续的健康风险。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了,母性行为的完整性会因为围产期药物滥用而受到损害。但关于尼古丁滥用是否会破坏母性行为,至今仍存在争论。有研究发现了尼古丁慢性处理后母亲哺乳行为的减少,但也有研究表明对母性行为没有影响。这可能是由于给药时间、给药方式等的不同。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围产期尼古丁慢性皮下注射的方式,结合多重行为测试范式,考察围产期尼古丁慢性给药后不同时期对母鼠母性行为的影响。调控奖赏效应的中脑皮质边缘系统在尼古丁成瘾和母性行为的表达中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且其在成瘾后发生了神经适应性变化,因此推测该系统可能在尼古丁滥用破坏母性行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中脑皮质边缘系统包括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杏仁核(amygdala)、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 PFC)等脑区。VTA作为多巴胺神经元的起源地,其投射至NAc的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在尼古丁成瘾的重要性已被大量研究证实。母婴互动时,可检测到NAc及m PFC中DA释放增加。而分别损毁VTA、NAc、m PFC三个脑区,均会发现母性行为的显著减少。阻断多巴胺D1受体(DRD1)和D2受体(DRD2),也会使母性护理行为显著衰减。因此我们推测尼古丁滥用可能通过调控中脑皮质边缘多巴胺系统来破坏母性行为,而多巴胺D1/D2受体可能在其中起关键性的作用。五羟色胺(serotonin,5-HT)作为中枢奖赏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的神经调质,在成瘾的形成以及母性行为的表达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实验室前期研究中,发现了m PFC和VTA中5-HT2A受体活性的上调,及VTA中5-HT2C受体的激动,均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母性行为。因此我们认为中脑皮质边缘五羟色胺系统中5-HT2A和5-HT2C受体在尼古丁滥用影响母性行为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本研究将采用多种母性行为测试范式考察围产期尼古丁处理对母性行为的影响;最后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m PFC、NAc、VTA、杏仁核这四个脑区中多巴胺D1、D2受体和5-HT2A、5-HT2C受体的基因表达水平,探究尼古丁慢性处理影响母性行为的神经受体机制。研究一采用行为药理学的方法探究围产期尼古丁慢性处理在产后不同时期对母性行为的影响。本研究进行了两个实验,分别考察尼古丁慢性和急性给药对母性行为的影响。实验一在整个妊娠期及产后前三天以尼古丁浓度梯度递增的方式进行皮下注射。在产后3-9天内进行饲养笼内母性行为测试、高架十字迷宫幼崽衔回测试、幼崽偏好测试等行为范式。实验二在整个妊娠期及产后前两天每天进行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实验组母鼠在产后第3天换用尼古丁注射,浓度与实验一最后一次注射浓度相同,第4天停止给药。行为测试与实验一相同。研究发现:围产期尼古丁慢性处理显著减少了产后第3、4天的弓背哺乳行为和筑巢行为,延长了产后第3天幼崽衔回的潜伏期;在产后5-9天的测试中没有观察到母性行为的显著变化。在尼古丁急性给药实验中没有发现尼古丁处理对母性行为的影响。这些结果表明围产期尼古丁处理在产后戒断短期内会破坏母性行为,而随着戒断时间的增加母性行为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研究二采用行为药理学的方法,探究在不同情境下产后尼古丁短期戒断影响母性行为的心理机制。在围产期尼古丁慢性处理后,产后第4天停止给药后的48小时内母鼠接受了三个行为学测试:实验一在对饲养笼进行改造后进行饲养笼内母性行为测试;实验二在入侵者入侵巢穴情境下及攻击后观测母性攻击行为和母性行为;实验三为高架十字迷宫幼崽衔回测试。研究发现:在母性攻击范式中实验组母鼠表现威胁姿势的总时间减少,舔舐幼崽的总时间时间显著降低;在高架十字迷宫测试中发现了实验组焦虑样行为的增加以及衔回幼崽潜伏期在一定程度上的延缓。以上结果提示尼古丁短期戒断可能通过母性动机或母性情绪等多种心理功能的异常来破坏母性行为。研究三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q PCR)的方法检测尼古丁短期戒断时多巴胺D1、D2、5-HT2A和5-HT2C受体的基因表达水平,考察其在母性行为的下调中的作用。本研究分为两个实验,实验一探究尼古丁短期戒断时多巴胺D1、D2受体的基因表达水平;实验二探究5-HT2A和5-HT 2c受体在尼古丁短期戒断时的基因表达水平。研究发现:在尼古丁短期戒断VTA中的DRD1受体m RNA水平显著上调,m PFC中发现5-HT2A的m RNA水平显著上调,NAc中5-HT2A和5-HT2C两种受体m RNA水平均发现了显著上调。以上结果提示了VTA中的DRD1受体及中脑边缘皮层中的5-HT2A和5-HT2C受体在母性行为中的调控作用。综上所述,围产期尼古丁处理在产后短期戒断会通过破坏母性动机、母性情绪从而破坏母性行为,在长期戒断后对母性动机及母性行为没有显著的影响。短期戒断的破坏作用与内侧前额叶中5-HT2A受体及NAc中5-HT2A和5-HT2C受体的上调有关,VTA中更多的DRD1受体的表达也可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可以为吸烟孕产妇提供合适的戒烟治疗方案,改善母性关爱质量、促进后代的健康成长等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山海经》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影视、小说,甚至是游戏中。不同领域各取所需,从《山海经》这堆神话富矿中挖掘出能为己所用的元素。作为中国古代神话的集大成者,中国神话的“渊薮”,《山海经》也是网络小说作者进行文学创作的灵感来源和取法对象。网络小说作者们既是神话的“说书人”,也是古老神话在当代的传播者。研究中国网络小说与《山海经》的关系,一方面能了解《山海经》等神话在网络小说中的
在特定的法律语域,《民法典》语篇中的指称衔接、结构衔接、逻辑衔接和词汇衔接等四种显性衔接方式有着各自的应用特点及动因,并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民法典》语篇用词准确、简洁经济、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语义连贯等语言特点和客观平实、庄严肃穆等言语风格特点。在指称衔接方面,指示指称、人称指称和比较指称的使用频率都相对较高。在指示指称中,近指远多于远指,这能在更大程度上避免指称意义的含糊不清,从而保证《民法典》
杜甫及其诗歌创作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人其诗在后世有着经久不衰的影响力,学杜、注杜、论杜等多方面的杜诗接受与研究,使得杜诗不断被赋予新的文学意义和价值。追和杜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创作现象,实质上仍是一个学杜、释杜的过程,其创作的特色和数量,与不同时代的文学思潮及杜诗接受趋向有着密切的关联。据现存文本资料显示,明以前的追和杜诗大都以和韵为主,或与杜诗的主题情感有所契合,已经出现了
学位
韦应物是大历文学的重镇之一,诗歌是他记录生活、书写情志与自我呈现的主要方式。一般说来,诗歌写作可贯穿一生,个体对自我的呈现与建构也是一个历时性的过程。在时代盛衰、人生际遇的转变之间,韦应物在诗歌中表达了多个时空、多个面向上的丰富自我形象。而在后世的接受之中,主流文学史倾向于接受其高洁清净、超然尘俗的高士形象,部分官员文士则倾向于接受其为官自愧的循吏形象。由此,韦应物诗歌中自身形象的丰富多样性与后世
信陵君,即魏无忌,战国末期魏国人,是魏昭王少子与魏安釐王的异母弟,与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后世视其为四公子之首。信陵君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其身份尊贵、地位显赫且能礼贤下士、急危救难而致天下食客争往归附,自成一股势力,名冠诸侯。信陵君礼贤下士的品质与窃符救赵的功绩为后人评论、吟咏不休,其形象在不同时期、不同作品中不断地被传播、接受、阐释,具有独特的文化
上海是中国现代公园的发源地,是西方文明输入的窗口,公园数量居全国之首。现代公园是由西方殖民者引入中国的,携带着浓厚的政治色彩,尤其是租界内的公园,是殖民主义的重要空间。同时,上海公园作为公共娱乐空间,是西方现代性的象征,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公共娱乐意识,为人们的交往活动提供了合理的场所,它是中国社会生活重要的公共空间。在近代上海,公园与人形成了双向互动,公园带给了人们不同的体验。身份、思想不同的人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来改变外部世界,像这种通过自主动作,对外部世界施加改变的主观体验被称之为施动感(sense of agency,So A);而拥有感(sense of ownership,So A)是指个体是某一经验的体验者的感觉,比如是“我”的身体而非他人的身体正在移动的感觉。施动感与拥有感被认为是自我意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区分个体与外部世界的关键。对拥有感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主要源于夜晚睡眠过程中人体上呼吸道肌肉塌陷导致出现低通气等现象所致。目前全球约有近10亿成年人可能患有OSA,而中国的潜在患者人数可能是最多的。认知功能是人得以实现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能力,在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生存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功能损伤会直接影响人的生产生活甚至是生存。而工作记忆是认知
就像“爱”和“死亡”一样,“成长”也是重要的文学母题,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针对有关成长的问题展开了丰富的探讨和思考,并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创作成果。他们富有激情和思想内涵的作品,为读者揭开了关于成长的奥秘及其种种艰险。毕飞宇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才华出众的作家,自登上文坛以来创作了近百篇小说,其中有不少作品涉及到成长书写,这类小说作品着力描绘人物的成长轨迹,展示丰富多样的成长景观,述说主人公的成长之痛,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