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滴灌方式对冬小麦土壤生物活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粮仓”的河南省,属于严重缺水省份,区内小麦生长的主要需水期和降雨期错位导致小麦生产无法靠天进行,合理灌溉是小麦高产、稳产的决定性要素。本文研究河南省井灌区冬小麦土壤生物活性对滴灌方式的响应,为该区最佳滴灌方式选择提供土壤生物学依据。本研究在河南农业大学堤湾试验站进行了冬小麦滴灌节水试验,在田间设置2个滴灌定额水平(I:127.5 mm、90 mm)和2个滴灌带间距水平(D:80 cm、60 cm),共I127.5D60、I127.5D80、I90D60和I90D804种处理。试验分别于滴灌处理开始前、小麦拔节期、灌浆期和收获时采集(0-20、20-40、40-60、60-80、80-100 cm)土壤样品,测定0-100 cm剖面层土壤含水量;并于小麦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采集各处理耕层(0-20 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3种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转化酶、脲酶、磷酸酶、CAT酶、脱氢酶、PPO酶6种土壤酶活性,此外于小麦成熟收获时测产。主要结果如下:4种处理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均在拔节期达到最高,收获后降到最低。大体上,三个测定时期土壤20-40 cm和40-60 cm含水量均高于0-20 cm、60-80 cm和80-100 cm,其中80-100cm最低。与I90D80和I127.5D60相比,I127.5D80和I90D60处理更有利于土壤的蓄水、保水,其中,I127.5D80处理最为突出I127.5D80处理的土壤细菌、放线菌生长最旺盛,土壤类型向细菌型土壤演变,I90D60处理次之。尤其在成熟期,I127.5D80处理的细菌、放线菌数量比I127.5D60处理分别显著提高5.48倍和10.04。灌溉定额和滴灌带间距均能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不同微生物对滴灌方式响应程度也不一样,其中,放线菌最灵敏,细菌次之,真菌最迟钝。随着冬小麦生育期的推进,三种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I127.5D80处理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呈显著上升的趋势,而其余处理到灌浆期以后无显著差异。4种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总数在灌浆期均显著高于开花期,较开花期分别提高2.53、2.91、2.48和1.50倍,但从灌浆期到成熟期的土壤微生物总数,除了I127.5D80处理提高3.47倍外,其余处理均无显著差异。灌溉定额和滴灌带间距显著影响土壤CAT酶和脱氢酶活性,而土壤转化酶、脲酶、磷酸酶和PPO酶活性无显著性规律。I127.5D80处理灌浆期和成熟期土壤脱氢酶均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开花期和灌浆期土壤CAT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其余处理。其中,成熟期脱氢酶较I127.5D60、I127.5D60、I127.5D60处理分别提高208.33%、50%、18.09%,灌浆期CAT酶活性分别降低53.25%、10.88%、55.12%。本研究对四种滴灌处理的冬小麦土壤生物学响应系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Pearson相关性发现,三项指标之间呈相互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由高到低顺序均依次表现为:I127.5D80>I90D60>I90D80>I127.5D60。其中,I127.5D80处理冬小麦土壤生物学响应系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达到最高,是四种滴灌处理中最佳的滴灌方式。本研究四种滴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和土壤脱氢酶、CAT酶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脱氢酶活性在成熟期响应最为灵敏,而土壤CAT酶活性响应最灵敏的时期是在开花期和灌浆期。滴灌灌溉定额127.5 mm、滴灌带间距80 cm的滴灌处理更有利于土壤蓄水、保水,土壤生物学响应系数和小麦产量也均达到最高,是四种滴灌处理中最佳的灌溉方式。
其他文献
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进化中随种群多样性降低易出现早熟收敛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全局-局部最优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称为全局-局部参数最优的粒子群优化
关系数据获取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为了提高挖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取值域层次划分的元组概念与属性值概念的交替获取方法。这些属性取值域上的划分是关
目的评价逆流提取工艺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传统GMP提取方法和逆流提取法分别提取二参健脾和胃合剂,记录各自在能源及生产适应性等方面的数据,比较两种不同提取方
音乐审美是人们的一种情绪活动,人们从音乐中体验到具体的情感内容,对情感内容的理解带有主观性。但是,音乐审美价值具有客观性,它的客观性在纵向上体现为历史文化的客观性,因为音
运动目标检测是智能视频监控中图像序列分析的基础和研究热点,针对时域算法在检测近景大目标缓慢运动时,仅能检测出目标边缘、内部存在大量空洞等完整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时空特征的近景运动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在时域运动历史多模态均值背景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图像空域信息研究前/背景分割技术,通过能量最小化模型、网络构造及网络流理论,把目标检测转换成最大流/最小割问题。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在复杂环境中克服光照缓
近年来,在教育行业由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教育教学理念受信息技术的推动,越来越先进,教育事业与信息技术联系的紧密程度不断增强。就初中数学教学而言,信
谣言传播中个体模型的研究,主要从个体的主体思维过程出发,采用BDI模型进行建模研究,谣言传播网络中的个体角色完全对等。但是在实际的谣言传播网络中,由于政府部门等公共个
目的研究用RNAi表达载体对胰腺癌细胞PANC-1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免疫荧光技术和RT-PCR检测胰腺癌细胞PANC-1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并把surv
新课程是一场变革教学与学习方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变革。这种价值取向的转变,赋予学习以动态发展的内涵,对于传统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标
【目的】本文调查分析了三个典型生态区滴灌小麦群体质量关键指标特征,通过小区试验加以验证。旨在对全疆不同生态区群体结构与质量方面指标进行深入探讨,对明确滴灌小麦增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