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旧世纪之交,随着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程评价以其独特作用和地位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是课程评价的发源地,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课程评价特点纷呈,生命旺盛。从历时角度理清中学语文课程评价演进的脉络,了解不同时期评价的特点并尽可能吸取其有益成分,对于今天中学语文课程评价体系构建、调整和实施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全球化的今天,大陆中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必然受到国内外各种改革思潮和经验的影响。因此,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母语课程评价,把握其异同,思考其启示,也是进一步构建更加完善的中学语文课程评价体系的有效途径之一。
当前对语文课程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传统课程评价体系的批判和对新课改评价理念的解读上,建立在对我国语文课程评价体系发展历程的系统梳理和全面研究之上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即便是一些以历史为切入点的研究也大多集中于教育学层面,而涉及语文课程评价的研究则更多地集中于资料的汇编。有鉴于此,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中学语文课程评价发展历程的历时梳理,阐明评价发展的特点,并将其与当前港台地区和国外母语课程评价加以比较,进而展望我国中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发展态势,力图为我国的中学语文课程评价改革提供借鉴。
为便于阐述,本文依据中学语文课程评价自身规律并参考社会等关联因素,将语文课程评价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四个时期。全文分引言、各时期的语文课程评价及展望等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对任何问题的探讨都必须建立在对该问题的初步认识之上,从而确保研究过程中思路的清晰和研究成果的明确。因此,在具体梳理各期情况之前,本文在首先明确了中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内涵、功能和分期。
第二部分,古代语文教育时期的中学语文课程评价。主要概述了古代语文教育时期中学语文课程评价的概况进而分析了此期的特点,并就“科举考试的积极意义”“评价内容与现实的联系”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需要说明的是“科举制”虽不属于中学语文范畴但它实际上成为各级学校语文课程评价的“方向标”,它所涉及的各环节对各级学校的语文课程评价都有指导意义,因此,讨论中学语文课程评价就不能舍弃科举部分,正如我们今天讨论中学语文课程评价而不能忽视高考一样。
第三部分,近代语文教育时期的中学语文课程评价。首先从宏观角度对近代语文教育时期的中学语文课程评价加以综述,紧接着分别从“评价方式”“评价手段”“评价内容”等方面分析了此期的特点,最后重点探讨了“语文课程评价现代性”和“官方规定与现实落实之间差距”两个问题。
第四部分,现代语文教育时期的中学语文课程评价。主要参照评价的“自身规律”将“现代语文教育时期”的中学语文课程评价分为“萌芽”、“发端”、“动荡”三个阶段,分别概括了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以此为基础,重点提炼了此期六个方面特点:学科意识日益增强;评价目的转向学生的语文素养;评价内容侧重语文能力;评价方式开始关注学生;开始注重对评价的评价。此章的最后,重点讨论了两个问题:“评价何以‘断层”’和“如何认识语文标准化考试”。
第五部分,当代语文教育时期的中学语文课程评价。主要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纲要》(实验)和《初级中学语文课程纲要》为依据概括了两个课程文件中语文课程评价的具体内容,进而总结出五个方面的特点,分别为: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维度的综合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最后就“评价建议”中的缺失提出两个问题:评价方式的述而不立;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
第六部分,中学语文课程评价发展展望。共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通过对第二、三、四、五部分的总结和反思,主要总结了语文课程评价四个方面的特点:考试始终是主要评价方式之一;延续性与间隔性共存;超前性与滞后性共存;独立性与依附性共存。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港台地区和英、美、韩等国的母语课程评价的特点。在前两方面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学语文课程评价发展的六点展望:评价功能更加重视发展;评价主体更加关注学生;评价方面日趋系统;评价方式更具有操作性;评价手段将借助教育技术;语文考试将重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