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对培训资源的获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uimiandiad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培训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推动作用毋庸置疑。农民教育培训对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求。党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和各省市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给予农民培训提供了大量的政策、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的支持。青岛平度市地处中国的农业大省山东,处环渤海湾经济圈,是“全国百强县”之一,且被教育部确定为“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联系点”。平度市农民教育培训对于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挥着关键作用,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高制约着整个青岛和山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平度市百户农民获取培训资源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首先,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调查方法,分析当地培训资源的供给情况、农民对培训资源供给的认知和评价、培训需求、获取培训资源的渠道等方面,发现存在如下问题:广大农民游离于培训资源的边缘,对培训信息的知情权被剥夺;农民在培训资源获取行为中出现“知行脱节”现象,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培训的重要性,但是对培训资源的关注程度偏低;农民的培训需求意愿强烈,希望培训免费;农业实用技术是农民最急需、最关注的信息,农民希望接受的培训类型呈现多元化。其次,将调研所得数据引入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运用相关性分析法和差异性分析法深入挖掘农民获取培训资源的影响因素,得出如下结论:农民对培训资源的“需求度”、“认知度”、“关注度”均影响农民对培训资源的“获取效果”;农民自身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也影响农民对培训资源的获取。鉴于上述分析结果,本文从加强农民培训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民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农民培训需求分析机制和构建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信息化人才等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来改善当地农民获取培训资源的状况。
其他文献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土地集约利用、劳动力转移理论的背景下,研究发达地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和劳动力转移的关系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浙江省为例,通过分析发达地区农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失业这一现象在农村中的体现,而失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时必然出现的结果。从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化、现代
2010年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国培计划"在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用,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国培计划"。从实效上来看,"国培
以Christopher N.Prescott编写并由新加坡权威的联邦政府出版社(Federal Publications)在2000年出版的O Level化学教材为蓝本,在介绍化学教材内容及栏目设置的基础上,对其设
改革开放之后,辽宁省丹东市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三农”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尤为突出。农业是
1998年中国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此次自然灾害成为1999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诱因,再加上充足的粮食储备,最终使国家下定决心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此工程是
用中国思维方式提炼阐述中国思想$$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韩震$$首先,完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对于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
报纸
作为典型中部农业大省,湖北省在农业方面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结构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粮、棉、畜牧水产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位于全国前列,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