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用复合型植物油润滑剂的乳化、分散和摩擦学性能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钻采工艺的进一步提高,为准确判断油气田的产量,保证油气田的合理开发,原有的在钻井过程中会对录井造成荧光影响的润滑剂己经不符合生产和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这就使得原来现场使用的矿物油钻井液用润滑剂等有荧光污染的高效润滑剂使用受到限制。   以植物油为基础油的润滑剂,摩擦系数低,可生物降解,无污染,同时低荧光,不影响对地质资料的分析和评价。但其氧化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差,不耐高温和高压,为了解决植物油在高温下易氧化而失去其良好抗磨损性能这一难题,将层状固体润滑剂加入植物油中,研制出钻井液用复合型植物油润滑剂,该润滑剂以植物油下脚料、石墨、蛇纹石等原料合成。该钻井液润滑剂可以使钻头与岩石之间的摩阻降低,减少钻具和其它金属部件的磨损,降低钻具回转阻力。经过适当处理,此润滑剂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及减摩抗磨性能。   本文利用721分光光度计研究了润滑剂中固体添加剂石墨的分散性能和润滑剂的乳化性能;利用UMT-2型球盘式摩擦试验机和MR-S10B四球摩擦试验机研究了润滑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   (1)高分子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可以提高润滑剂中的固体润滑剂石墨和蛇纹石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其分散机理是:添加少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后,这时羧甲基纤维素钠吸附在粒子表面,形成一层吸附层;当大量的分散剂将分散粒子完全包覆,形成一层厚厚的吸附层,这时可以克服高分子链侧向运动带来的分散剂脱落问题,此时分散体系更稳定。   (2)与普通植物油润滑剂相比,此润滑剂具有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在高温下,仍具有减摩抗磨能力。通过钻探模拟,普通植物润滑剂钻4个通孔就磨损严重,经改性的复合型润滑剂钻6个通孔后,磨损较少,仍然可以继续使用。其摩擦机理是:当载荷较低,摩擦时间较短时,此时润滑剂中的植物油分子在摩擦金属表面形成物理和化学吸附膜,减小摩擦和磨损;随着载荷和摩擦时间的增加,此时石墨和蛇纹石进入到摩擦副之间,并在摩擦副表面形成一层牢固的薄片状物理吸附膜,隔离了两个摩擦副的直接接触,从而起到减摩抗磨作用。   (3)该润滑剂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山梨醇酐单油酸酯(Span80)两种乳化剂复配后的亲水亲油平衡(HLB)值为13.2时,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且无明显的分层现象。其乳化机理:当乳化剂的HLB值减小,分散相的平均粒径减小,界面面积和分散相颗粒之间的作用增加,分散相同连续相的作用也增加,因而乳化油粘度增加,随之减少了分散相颗粒的扩散系数,并导致碰撞频率和聚结速率的降低,有利于乳状液的稳定。   (4)通过对钻井液用复合型植物油润滑剂性能的检测,说明此润滑剂在钻井液中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
其他文献
选取中国入世以后2002年~2017年中国对欧盟食用菌贸易数据,并以金融危机、“一带一路”倡议等为贸易背景,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了动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现阶段中
随着设备向大型化、连续化和复杂化的方向发展,企业对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一旦发生突发故障,将导致不可预料的巨大经济损失。为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需要及时获取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做到故障的提前预测。能够便捷、准确的实现数据采集和故障诊断成为研究的热点。数据采集是故障诊断的前提,故障特征信息的提取是故障诊断的依据。本文以设备运行中的信息采集为目标,依托故障诊断机理、虚拟仪器技术和信号分析技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发展纯电动汽车被认为是缓解汽车行业发展问题的新趋势。由于单一电源电
对中国食用菌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中国与其它国家间的食用菌产品贸易关联网络密度和中心度.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食用菌产品贸易的网络密度和中心
摆振是引起轮胎磨损的一个因素,但是摆振不仅会导致轮胎磨损,还会引起操纵系统的自激摆振,从而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迄今为止,摆振的这种消极影响仍没有得到很
随着国内外对于扒渣车需求的日益旺盛,同时扒渣车不可避免的能耗高,排放差的暂时无法完全解决的现实难题,使其成为了当前工程车辆研究领域里又一热点。对于改善这些难题,目前
渤海莱州湾地区处于海陆交互作用的过渡带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地质作用的敏感地带,沉积物的沉积速度较快,可以将不断变化的海陆作用和气候变革等环境信息记载下来。论
近年来,计算毒理学和量子毒理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欧美发达国家对计算毒理学均有研究计划,并拨专款研究.美国十分重视该项研究,2003年就实施计算毒理学计划,2005年成立国
六自由度平台自从被D.Stewar提出以来,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由于六自由度平台具有并联机构的优点,所以其在众多领域内都有了广泛的应用。本课题研究的是双
岩体力学参数的合理确定是边坡工程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边坡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以拟建长昆铁路某边坡岩体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整理大量试验数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