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译介军事小说中军人形象的重构——以林纾译《黑太子南征录》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h1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传统的社会中,“好男不当兵”这一观念深深植根于人们的脑海里,中国的社会结构基本上是以“四民”(士、农、工、商)为主,军人常常游离在四民之外,处于传统社会的边缘位置。但是在晚清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尚武思潮蓬勃发展,为了保家卫国,救亡图存,“军人”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晚清的翻译小说在重构“军人”形象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关于晚清文学翻译的研究已有丰硕成果,对译者和译作的研究众多,但鲜有涉及到译作中“军人”的形象。实际上在晚清军事小说的译作中,译者极力强化和宣扬的军人,对于重构军人的形象起了重要作用,这与整个晚清的时代背景和译者的翻译思想密不可分。  本文首先梳理了晚清军事翻译所经历的阶段和涉及的内容,即从武器技术翻译到军事制度翻译,再到广泛、深刻的军事思想的翻译,可以发现军人在整个救亡图存运动中起着关键作用。文章选取了林纾的译作《黑太子南征录》作为研究对象,这部译介的军事小说中呈现了许多不同的军人。通过将原文和译文对比研究可以看出,译者在译文中强化了军人的爱国、尚武精神和专业素质。爱国要求军人不仅应该爱国家的土地,而且应该忠于自己的君王;尚武要求军人勇敢坚毅,且充满男性雄风;专业素质要求军人能指挥作战、鼓舞士气。这些精神和品质正是新的军人应该具备的。本文考察了晚清译者所推崇的军人形象,对军人形象进行了重构,以期为这一时期翻译文学中军人形象的研究提供一点借鉴。
其他文献
那些耗费在春运上的时光,是人们真诚生活着的见证。春运年年有,但在不断的迁徙和变化中,照片记录下的瞬间和故事,无法重现。车站上、车厢里、车门外的酸甜苦辣、人生百态都交由摄影师捕捉,他们是见证者也是记录者。  “回家”是躁动的春节前夕的永恒主题。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大迁徙,每一年都在全国各地准时上演。在中华民族众多的文化仪式中,对“年”的记忆大概保存得最为深刻。过年回家,对中国人来说
约翰·麦克斯韦尔·库切(John Maxwell Coetzee)是南非著名的白人小说家,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由于特殊的成长背景和多年在外的游学经历,库切对待黑人与白人,自我与他者的
学位
幽默是一种普遍的、积极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由于各民族在历史、文化及语言本身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人们在理解外国言语幽默方面会遇到各种障碍。许多研究者已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