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结合创新的法律制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yzhao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对产学研结合的支持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促进技术创新的共同选择,也是我国探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国民经济发展道路的传承和延伸。产学研结合创新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和推进。如何促进和规范产学研结合创新受到了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围绕促进产学研结合创新,这些国家和地区纷纷从战略层面制定相关法律,以实现制度与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我国产学研结合创新存在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配套法律制度不完善,我国还没有制定统一的产学研结合创新促进法,与产学研相关的法律法规庞杂、分散,而且很多仅仅是原则性规定,可操作性不强。从创新激励到创新风险分配以及创新成果归属和利益分享都存在一定的法律真空,权利义务不明确情况下的产学研结合创新肯定会遇到许多问题。面对国际法制变化的趋势及知识产权问题在产学研结合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检讨现行法律制度框架,对产学研结合创新进行以知识产权制度为重点的制度设计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论文首先介绍了产学研结合创新的概念与特点、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涵及产学研结合创新体系的构成,并探讨了产学研结合创新法律保障制度的体系框架及层次。其次借鉴主要发达国家促进产学研结合创新的立法与政策措施的经验,为我国产学研结合创新法律制度的框架构建和主要制度设计提供参考。然后在分析与评价我国产学研结合创新法律制度的现状、制度需求、制度供给与制度缺失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产学研结合创新的立法构想并重点探讨了产学研结合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法律制度。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产学研结合创新法律制度体系的构建。本研究将产学研结合创新置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大背景下,对产学研结合创新体系的构建进行再思考,并在对比产学研结合创新的法制需求与现行法律制度供给的基础上,对产学研结合创新法律制度体系进行整理和评估,找出制度缺失以及制约产学研结合创新的制度瓶颈,据以指导设计与产学研结合创新体系相配套的具有体系性和层次性特点的法律制度体系。二是,产学研结合创新中知识产权利益分享的制度设计。本研究从政府财政性资金资助项目的知识产权归属、产学研各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产权归属以及产学研各创新主体与内部科技人员之间的知识产权归属三个方面探讨了产学研结合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归属法律制度并以科技人员的利益保障制度为重点探讨了产学研结合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利益分配问题。三是,产学研结合创新的立法研究。《产学研结合创新促进法》的立法研究是本论文的落脚点,也是主要创新点之一。本研究在考察主要发达国家促进产学研结合创新的政策动向与立法模式,分析我国科技政策法律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学研结合创新促进法》的立法建议,并分析了立法思路、立法模式、立法框架与章节的设置、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重点、立法中应协调的各种关系、立法的参考标准、立法的评价与实施等内容。
其他文献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句诗如今在讲述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梦想。21世纪,更多的城市居民关注着自己居住的景观环境。论文研究的内容是寒地城市居住区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组织在世界范围广泛兴起。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
本文综述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重点总结了农产品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进展。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了一种农产品中农药残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现阶段不可治愈性的疾病。20世纪80年代以来,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也
植物是创造园林景观的第一素材。它具有生命的特征,以其千姿百态的造型、丰富多样的色彩和独特的芳香形成园林的主题景观,也构成不同的植物景观特色。植物景观是一个地区旅游
藿香三味饮为毛德西老师自创经验方,为芳化中焦湿浊的代表方,方药组成为藿香,佩兰和砂仁。组方简练,用法灵活,对于各种内科杂病兼有湿浊壅滞之象皆可辨证使用。文中简举3例以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高中物理教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能否将新课程真正落到实处,这关键是对教师学识、思维和能力的考验。而高中物理电磁学在选修3系列占有重要地位
安全生产伴随着经济活动而产生,提升企业安全管理和政府安全监督水平,是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和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阶段,企
NO x除可以产生一次污染外,还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产生光化学烟雾、形成酸雨、破坏臭氧层、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等,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做好氮氧化物污染防治工作,准确研究掌握
盾构法是修建地下隧道的一种常用施工方法,与明挖法和暗挖法相比,它具有自身稳定性好,对地面影响较小等特点,凭借自身的优点,它已成为城市地下施工的主要手段,其中土压平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