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南与新加坡热带植物景观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mama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是创造园林景观的第一素材。它具有生命的特征,以其千姿百态的造型、丰富多样的色彩和独特的芳香形成园林的主题景观,也构成不同的植物景观特色。植物景观是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地区地理位置、自然气候以及生态环境条件的制约,还有当地经济发展、宗教民俗等的综合影响。热带地区以其丰富的植物资源,营造出绚丽多彩的植物景观,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本论文以理论探讨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阐述新加坡与海南植物景观营造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提出对海南植物景观营造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以期为国际旅游岛概念下的海南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了新加坡和海南在地理区位、气候特征、民族文化、植物区系等方面存在的相似性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新加坡和海南的热带植物景观特色,研究结果表明:(1)新加坡和海南的园林植物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两地的园林植物都以热带、亚热带分布的热带性科、属为主,符合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体现出较强的热带性。然而新加坡园林植物种类远远多于海南:据统计,新加坡有园林植物185科808属1867种,而海南仅有145科475属838种。这与新加坡政府对园林植物新品种的培育和外国植物的引种驯化的重视有着一定的关联。(2)新加坡与海南的植物景观各具特色,但是存在差异。新加坡植物景观营造的最大特色是政府的高度重视,拥有周全的规划设计,发动全民共同建设绿色家园;同时重视对自然的保护、重视庭荫树和芳香植物等特色植物的应用、重视城市立体绿化、关注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而海南则侧重于棕榈科和榕属等热带植物的应用,营造富有热带风情的城市印象;重视自然森林植被的保护,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3)新加坡与海南植物景观特色的不同归根于指导思想的不同。新加坡建设“花园城市”的目标,从始至终贯穿着生态的理念;并通过吸收外来的多元文化,形成浪漫的热带植物造景特色。海南的园林建设起步晚、经济基础薄弱,主要侧重于利用热带性较为显著的植物来创建一个地域风情浓郁的国际旅游城市。通过两地植物景观的比较和自身原因的剖析,得出新加坡植物景观营造及城市绿化管理对构建海南地域特色植物景观的建议:利用植物资源,构建近自然雨林群落;挖掘本土文化,体现地域特征;注重立体绿化,营造人性化绿色空间。
其他文献
后稷一般被认为是周人的直系先祖,探讨后稷问题对推进先周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姬姜两族关系入手,为探讨后稷的文化属性问题提供了可能性。从周原的先周文化与东方光社文
第一部分ICU噪光环境对人体睡眠、褪黑激素和皮质醇分泌的影响目的研究ICU环境中噪声和光照强度的实际状况,分析噪声产生的主要因素;探讨模拟ICU噪声、光照环境对健康受试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质量有效的教学被人们所需求。那么如何使有限的课堂教学最优化?这是一个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学校教育中,数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
淀粉糖苷作为生物基表面活性剂除具有传统化学基表面活性剂的优良性能外,还具有无毒、无刺激性、生物降解迅速等独特的性能,因此它越来越受到众多领域的青睐。本文以红薯淀粉
民国是一个社会急剧变迁的时代,慈善事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嬗变。处于边疆地区的新疆,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慈善救济事业的兴起与发展实际上扮演着消弭动乱、减缓社会冲突的角
以无毒复合溶剂溶解P2O5对天然油脂、羊毛脂等进行磷酸酯的绿色合成,并制成磷酸酯类皮革加脂剂.克服了磷酸化反应中P2O5易结块、使反应物料脱水碳化等不足,彻底解决了粉状P2O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句诗如今在讲述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梦想。21世纪,更多的城市居民关注着自己居住的景观环境。论文研究的内容是寒地城市居住区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组织在世界范围广泛兴起。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
本文综述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重点总结了农产品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进展。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了一种农产品中农药残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现阶段不可治愈性的疾病。20世纪80年代以来,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