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成像光谱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对地光学遥感技术,主要体现在能够同时获取地物目标的空间与光谱信息,在精细土地分类、水质反演、矿产勘探、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推扫式是当前星载成像光谱仪的主流成像方式,具有无运动部件、瞬时宽幅覆盖以及高信噪比等特点。受大动态范围与高信噪比无法兼具的限制,目前的载荷设计往往仅能满足海洋、资源环境或者大气等某个单一领域的监测需求。先进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将突破此限制,使得所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像光谱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对地光学遥感技术,主要体现在能够同时获取地物目标的空间与光谱信息,在精细土地分类、水质反演、矿产勘探、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推扫式是当前星载成像光谱仪的主流成像方式,具有无运动部件、瞬时宽幅覆盖以及高信噪比等特点。受大动态范围与高信噪比无法兼具的限制,目前的载荷设计往往仅能满足海洋、资源环境或者大气等某个单一领域的监测需求。先进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将突破此限制,使得所设计的系统具有高性能、应用场景多元化等优势,可以很好地满足多要素、多过程的综合性对地观测的研究需求。本论文针对需求提出一种逐像元多挡增益自切换光谱成像的设计方案,对其中的关键技术、系统设计优化及综合测试开展了相关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所述:1)从工程原理上分析了动态范围与信噪比之间的矛盾,就推扫成像方式的限制,提出一种可行的设计方案——推扫式逐像元多挡增益自切换光谱成像。以定制级CMOS探测器的3-level TG技术为基础,利用光电荷无破坏读出的特点,通过一次曝光、多次读出的方式实现像元级的最优增益选取。以“2位增益码+14位DN值”的数据形式下传,地面根据增益码反推出定标系数,从而得到真实入瞳辐亮度。该系统可以实现四挡增益的像元级自切换,满足综合性遥感监测的高性能需求。目前国内外尚无此类星载成像光谱仪以及相关应用的报道,该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先进性。2)基于MODTRAN大气辐射传输模型和水体、植被、混凝土等多种地物类型的光谱数据,进行不同成像条件下的入瞳辐亮度仿真,分析了太阳高度角、水汽含量等因素的影响。根据成像系统参数,计算得出不同辐亮度对应的信号电子数,为前期系统设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场景动态范围上限约为2.5 Me-,从监测类型来看,可以粗略地将动态范围设为四挡,分别为积云和雪(7.62×10~4~2.01×10~6e-)、混凝土以及砂石等(2.13×10~4~8.03×10~5e-)、植被(1.68×10~4~2.92×10~5e-)、滩涂及水体(1.0×10~4~2.3×10~5e-)。另外,信号强度受太阳天顶角影响最大,水汽含量和能见度变化增加了水体等弱信号的动态范围,逐像元多挡增益成像可以很好地应对这些成像条件变化带来的影响。3)构建增益挡位及比例设计的约束条件,从整体动态范围、载荷信噪比指标、增益挡位切换对信噪比的影响、工程实现这几个角度分析了各级满阱电荷的设计对于系统信噪比和动态范围的影响。经过仿真后,可知对于相同的动态范围,多增益成像SNR优于单一增益,超过3~4挡后变化不明显。地物类型SNR变化受增益之间比例影响较大。当挡位个数为2~4个,比例为2~5.5时,设计满足成像要求。最终,确定四挡增益的满阱电荷分别为2.5 Me-(甚低增益)、600 Ke-(低增益)、120 Ke-(中等增益)、24 Ke-(高增益)。4)从像元拓扑结构及读出链路出发阐述了逐元多挡增益成像的特异性,分析多级乒乓读出、饱和DN值判断等环节对于成像噪声的影响。通过对时域噪声类型的分析,建立逐像元多挡增益光谱模式和通道模式下的泊松-高斯噪声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分析像元受噪声影响以低增益读出的概率分布。从电子学等多个角度分析系统空域噪声的来源及影响,着重研究了制造工艺误差引入读出链路的噪声影响,并提出诸如调整奇偶行采样时序、AB帧区分读出等切实有效的噪声抑制方法。最后,利用MWI数据作为入瞳辐亮度进行了四挡增益的推扫式光谱成像模拟,分析了多挡增益光谱图像的固有特点以及噪声对于目标纹理特征的影响。5)基于推扫式逐元多挡增益成像光谱仪的工程原理样机,进行暗场噪声、像元转换增益、动态范围、信噪比等系统性能测试,并就单挡动态范围偏小、PGA和多行合并对信噪比的影响、视场位置对光谱分辨率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总动态范围达107.9d B,各波段典型辐亮度下的信噪比高于指标要求,最小光谱采样步长优于2nm,总体性能优良。对固定增益推扫图像,比较分析了两点法、矩匹配等多种方法的非均匀性校正效果。考虑到实验室绝对定标可以将DN值转化为辐亮度的同时,消除空间维非均匀性响应对于多挡增益图像融合的影响,选择以逐像元定标系数拟合的方式进行多挡增益融合和非均匀性校正。
其他文献
目的:1、临床研究:观察扶正法(益气养阴方)、祛邪法(清热解毒方)、扶正祛邪法(扶正祛邪方)对早期肺腺癌术后患者1年、2年无进展生存率及预后相关因素、肿瘤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扶正祛邪不同治则对早期NSCLC术后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其机制。2、实验研究: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扶正祛邪不同治则对肺癌细胞增殖、肿瘤微环境中相关免疫细胞的影响,探讨扶正、祛邪最佳治则及其通过调控相关免疫细胞重塑免疫微
锂离子电池(LIBs)是最先进的商品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功率密度大、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和环境友好等优势,已广泛用于通讯、电子、交通、航天航空和储能等领域。电池的性能主要由电极材料决定,为了进一步提高LIBs的性能,拓宽应用领域,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持续加大电极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力度。然而,随着LIBs应用范围的快速扩宽,用量不断增大,锂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人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并积极推动文化交流。2016年《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贸易发展及文化交流进入高效合作的局面,要“全方位提升中国文化领域开放水平,秉承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合作理念,构建文化交融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政府也将文化产业提升到
刺激响应形变材料三维结构的动态特性赋予了材料独特的优势,提升了其在医疗植介入器械、致动器、传感器等高附加值产品中的应用优势。绝大多数情况下,形变材料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于其形状的动态变化。对材料形变的动力学过程进行精确的调控是推动形变材料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的关键问题,也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短板。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开发新型形变速率调控方法,关注非均质材料中不同区域的动力学行为,突破非均质材料动力学
目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后线治疗的标准治疗选择。但在食管癌中单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效果是有限的,因此需要更好地使用生物标志物来帮助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目前食管癌免疫治疗中仍然缺乏可靠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本研究旨在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
卵菌(Oomycetes)是一类丝状真核微生物,形似但不属于真菌,包含多种植物病原菌。其中,疫霉属卵菌(Phytophthora)可引发多种植物病害,严重威胁全球的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卵菌具有独特的遗传变异和毒性演化机制,克服寄主品种抗病性的能力强,使得作物品种抗病性丧失问题十分突出,作物卵菌病害的防控高度依赖化学农药。因此,认识植物对卵菌的感病性,是探索作物抗病新策略的基础,对作物抗病育种具有重
新能源电力系统在源-荷双侧正在面临着高不确定性的挑战。在电源侧,由于风速、太阳辐照的内在固有随机性和波动性,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供电能力具有不可控的特点;在负荷侧,智能电网的建设、分布式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接入、需求响应的实施大幅增加了电力系统负荷的不确定性。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中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因素,电力系统学科亟需解决复杂态势下风电、光伏发电、低压负荷、电价等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量化与分析问题,以
研究背景急性睡眠剥夺(Acute sleep deprivation,ASD)于人群中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其对大脑最重要的影响是损害日间功能和学习记忆过程,但目前能够改善学习记忆的治疗方法和措施却极为有限,其根本原因在于睡眠剥夺损害学习记忆的机制及干预靶点不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Orexin及其受体不仅是睡眠-觉醒周期的关键调节因子,也参与海马相关的学习记忆。海马区对睡眠剥夺非常敏感,且富
随着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越来越接近1.5℃的目标,研究气候变化的影响变得越来越迫切。减缓气候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更是全球、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客源市场和国内旅游市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中国巨大的旅游活动和由此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正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只有弄清楚旅游业的计量边界、旅游碳排放的计量边界、旅游碳源等才能理清旅游碳排放机理,才能在瞬息万变的
MgCl2负载Ziegler-Natta催化剂在聚烯烃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年生产聚烯烃树脂1亿吨以上,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聚烯烃生产、尤其是聚丙烯生产的主力催化剂。虽然MgCl2负载Ziegler-Natta催化剂早已实现工业化,但并不意味着已经发展成熟,我们需要掌握改进催化剂结构性能和调控聚合物结构的科学原理,从而在催化剂研制和聚合工艺的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但是由于Ziegler-Nat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