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济南市产城一体化发展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cem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社会的转型期,面临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产业与城市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强调城镇产业与城市互动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产业与城市脱节现象,产业与城市发展步调不匹配,职住分离,制约着城市转型发展,产城一体化发展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如何全面的认识产城一体化、破解产城分离难题、实现产城有效融合发展,成为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产城协调发展的关注焦点。本文以济南市辖区为研究区域,采用耦合模型、格网分析法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探究了济南市产业与城市一体化发展的时空格局与产城发展的协调程度,以及产城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分析济南市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产城一体化发展的优化路径与对策建议,为我国其他城市与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产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典型案例参考与重要借鉴价值。全文共计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论文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第二部分是概念与相关基础理论,介绍了新型城镇化与产城一体化的含义、特征与相关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新型城镇化下济南市产城发展的现状,分析发现:城市发展上,城市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功能分区格局逐步优化、城市重点生活设施数量日益增加、城市重点生活设施分布中心密集外围稀疏;产业发展上,产业规模日益壮大、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呈现圈层布局、产业集群发展优势明显。第四部分是新型城镇化下济南市产城一体化发展程度的分析,主要结论:济南市产城一体化发展程度处于中等水平。时间上,济南市产城耦合协调度不高,处于中度耦合协调水平;空间上,主城区产城空间协调较高,东部与西部新城区产城空间协调度较低,整体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空间分布,产城空间协调程度不高。济南市产城一体化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主城区:城市更新问题,产业需要优化升级;城市建设规划存在不足,老城特色受到破坏;居住与就业空间不协调,职住不平衡问题突出;交通拥堵,通勤压力大。新城区:经济发展方式需优化;基础设施滞后,城市功能不完善;聚集人口的能力差,就业与居住空间不平衡。第五部分是济南市产城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分析,济南市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因素。第六部分是济南市产城一体化发展的优化路径与对策建议。文章提出了提升产业功能以产促城、加强城市建设以城兴产、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产城融合的优化路径与推进主城区能级改造,提高产城一体化质量、推进新区产城建设,发展现代新型城市、产业与城市规划相结合,推进产城一体化发展、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产城和谐共融的对策建议。第七部分是研究展望,文章总结了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其不足之处与发展展望。
其他文献
针对中国钢铁工业绿色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在分析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基于对当前中国钢铁工业绿色发
<正> 在大理的文化史上,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是一部震惊中外的学术著作,也是我国考古发掘的经典。要了解大理的史前历史,研究大理文化的源流和社会
近年来,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市场开始由原本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这种情况下,企业需更多人才管理、经营,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因人力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逆变站最后断路器跳闸装置是非常重要的换流站直流系统控制设备,主要防止直流系统运行时逆变站交流负荷突然全部断开造成换流站交流侧及其它部分过电压,导致
双指数波形是国际雷电防护标准IEC6230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和美军标MIL—STD—464规定的雷电流标准波形。因此研究双指数波形作为雷电通道基电流产生的空间辐
结合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管理的先进实践经验,从管理目标、运作方式、组织形式、技术管理、硬件配套、安全管理、物料管理、节能与环保等方面简要地论述了现代城市轨道交
《萤窗异草》被称为“《聊斋》剩稿”,在众多模仿《聊斋》之作中较得《聊斋》神韵,是《聊斋》余澜中的波峰。它在艺术上有不少闪光点,书中营造了大量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在故事情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动机是促使幼儿教师积极进行专业提升的行为和活动,并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准的内在根本力量。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发现:(1)总体看来,当前幼儿教师的专
目前,针对十字板剪切试验成果数据的统计和线性关系拟合主要有以高程和以深度为坐标轴的2种处理方法,在工程勘察实践中是否要对试验结果进行修正的问题也常常容易出现混淆和
对国内外电力系统重大灾害进行了简要介绍与分析。在研究了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特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电力系统突发灾害风险计算公式,论述了突发灾害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