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尔贝·加缪在其生前、生后一直是文学和思想界的研究对象。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学界在这位伟大的法国作家身上发掘出越来越多的现实意义。从恐怖主义到异质文化,从民族主义到社会精神,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到整个社会的道德要求,他的作品和人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相比作家的给予,我们反问自己给予他的关注真正有多少,对他的认识是否客观全面。近些年来,有关加缪个人文化情结的研究已经展开,对其文化身份的研究已成为真正走近这位最熟悉的“陌生人”,走入他的文学世界的最好途径。然而相关的研究还没有形成规模,仍停留在发现的层次上,未有深层次的挖掘探析,并呈现出片面、拼凑、跟风等现象。对此,本文以加缪的文学作品为依托,借助后殖民主义的相关理论,从其强烈的地中海情结出发,围绕其文化身份的形成过程展开论证。在否定其“黑脚”文化身份,提出地中海文化身份的基础上,本论文通过文本分析,结合作品与生平的相互关联,为我们还原加缪作为“第一人”的崭新文化形象。论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分为三章。引言部分就有关加缪研究的现实意义、研究动态、有关问题进行简要概述,提出对其身份研究的重要性。并就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价值和整体结构进行陈述。第一章是对既定的“黑脚”文化身份的质疑。从这一身份概念本身所存在的问题着手,继而以时空、特征上的不一致为力证,再以加缪深受多元文化影响的事实为佐证,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承接第一章的否定,第二章探寻加缪具备“地中海文化身份”的可能性。首先从地理和人文范畴为这一文化身份的形成搭建“第三空间”,总结极具地域性的地中海文化特质。继而从母亲角色、精神导师角色这两个方面,阐述地中海文化对加缪的身心成长、个性塑造、文化意识形成等所产生的影响。最后特别从文学的角度出发,结合保罗·瓦莱里、安德烈·纪德、让·格勒尼埃、加布里埃尔·奥地齐屋的地中海文风,分析上世纪初盛行北非的地中海文学对加缪的文学意识、文学活动、文学风格的影响。作为本论文重点的第三章,是对加缪的地中海文化身份建构过程的详细阐述。通过对生平与作品关联的简要梳理,本章的分析重点放在其后期的两部作品:《流放与王国》与《第一人》上。身份认同源自对自我的叙述化,是与自我历程达成的妥协,而不再是所谓的寻根。在加缪的这两部文学作品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作家积极探寻自身文化身份的曲折过程。本章的论证遵循了作家的心理历程,从文化身份牵涉的三个方面:角色定位、自我认同、他人承认依次展开。第一阶段的角色定位以加缪的“流放”之路和“王国”之路为主线,分别就两组对立的矛盾形式——内在斗争与外在反抗、孤独与团结展开分析。第二阶段的自我认同是加缪建构自我文化身份的关键。“第一人”的探寻之路通过父子两代人的轨迹得以再现。第三阶段的他人承认通过对地中海人特质的归纳,以验证的方式确定了作家的文化身份。就此我们可以看到加缪并非是一个始终挣扎于文化身份痛苦选择之中的“西西弗”。他切身参与了地中海文化身份的建构,并寻回了真正的自己。结论部分总结了前三章的观点,强调加缪的地中海情结对其身份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及《流放与王国》及《第一人》两部作品所完成的自我身份建构过程,并指出该项研究的后续性和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