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参差视功能损害及不同矫正方式对其影响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屈光参差人群除中心视力以外是否存在其他视功能差异:例如对比敏感度功能和双眼知觉平衡等。比较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两种矫正方式,何种矫正方式更适合此类人群。
  方法:招募受试者28名,平均年龄(24±1.44)岁(19-27)岁。所有受试者既往均利用框架眼镜进行矫正超过12周。进行医学验光后分别予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矫正,最好矫正视力均大于1.0。为排除散光对于实验结果的影响,所有受试者柱镜度数均小于0.75D。排除屈光不正以外其他眼部疾病。根据双眼是否存在屈光参差状态,将受试者分为屈光参差组和对照组。屈光参差组:双眼等效球镜度数相差≥1.50D,对照组:双眼等效球镜度数相差≤0.75D。使用相位组合任务分别测试每位受试者利用框架眼镜矫正至最好视力的双眼知觉平衡点。双眼相位组合任务是一个用于找到一个双眼间对比度比值,其中每只眼睛对双目融合感知的贡献是相等的。利用10AFC数字识别任务组成的快速对比敏感度测试方法获得每位受试者分别佩戴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16个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快速对比敏感度的测试分别给予每位受试者的左眼、右眼以及双眼,从而分别获取单眼及双眼的对比敏感度。
  结果:屈光参差受试者中度数更高眼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4.70±1.39D),度数较低眼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2.375±1.44D),双眼相差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2.32±1.15D)。对照组14人共28眼,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4.22±0.97D)。双眼相差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0.41±0.30D)。屈光参差组平均对数曲线下面积(AULCSF)为1.379,对照组为1.4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1.在16个空间频率下,屈光参差组的双眼对比敏感度均低于对照组。在0.64、0.82、1.05和1.34cpd等空间频率下,框架眼镜矫正平均双眼对比敏感度分别为1.676,1.696,1.716,1.732,角膜接触镜矫正时分别为1.724,1.747,1.746,1.7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7,0.007,0.006,0.014。屈光参差组中比较度数较高眼和较低眼对比敏感度差异,在利用框架眼镜矫正时结果显示,在2.19、2.79、3.57、4.58、5.83、7.50以及15.79、20.00cpd等空间频率下,两者之间差值分别为-0.044、-0.065、-0.084、-0.102、-0.119、-0.136以及-0.131、-0.0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32、0.029、0.031、0.033、0.035、0.039以及0.023、0.034。在角膜接触镜矫正时,两者间所有空间频率下不具有显著差异。在对照组中,两种矫正方式下双眼之间对比敏感度不存在差异。本实验中分别利用两种矫正方式时,屈光参差组与对照组知觉平衡点无明显差异。
  结论:屈光参差组的双眼对比敏感度与对照组相比在各个空间频率均有所下降。当利用角膜接触镜进行矫正相对于框架眼镜,可在较低空间频率下提高双眼对比敏感度。在屈光参差组中,框架眼镜矫正时近视度数更高眼与较低眼比较,中、高空间频率下对比敏感度均下降。而利用角膜接触镜时,两者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屈光参差可造成明显的双眼对比度敏感度功能差异,近视度数更高眼低于较低眼,而角膜接触镜可以一定程度削弱这种双眼之间对比敏感度功能的差异。良好的光学矫正可在一定程度帮助屈光参差的患者维持双眼平衡。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期刊
期刊
学位
目的:  百草枯(paraquat,PQ)是一种剧毒的有机杂环类除草剂,而PQ中毒后缺乏有效的解毒剂,病程进展迅速,病死率高达60-80%,因此在中毒早期通过临床指标判断患者的中毒严重程度及预后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认为PQ中毒患者的最佳预后判断指标是血浆PQ浓度(PQ concentration,PQC),但是血浆PQ浓度的检测需要复杂精密的仪器,很多医疗单位并不具备检测条件,因此当务之急是筛选出预
目的:探讨后巩膜收缩术对病理性近视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远期影响。  方法:回顾性研究。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眼内注射是目前临床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pathological myopia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PM-CNV)的主流方法。临床研究表明,这种治疗方法具有
目的:  比较高度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mCNV)与单纯高度近视者(HM)和正常者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上的黄斑区血流密度及中心凹无血管区(FAZ)等参数,探究mCNV患者黄斑区血流状态及FAZ的改变情况;比较mCNV患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前后的OCTA上黄斑区血流密度、FAZ、病灶面积、视网膜厚度等参数的差异来探究抗VEGF治疗对mCNV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
学位
目的:应用Rasch模型进一步验证和优化视疲劳量表。  方法:本研究属于横断面研究。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门诊就诊的视疲劳患者,采用本课题组自行研制的第五版视疲劳量表进行调查,根据量表每一条目的得分情况进行Rasch分析,分析条目及答案的心理计量特征,包括维度分析、拟合度分析、个体分离指数、个体信度、项目功能差异等指标。  结果:共199人纳
学位
目的:  使用SD-OCT研究健康儿童角膜中央9mm直径范围内上皮层厚度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横断面研究。  1.研究对象: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视光门诊行屈光检查的7-14岁健康儿童51例(102眼)。  2.检查方法:采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Tomography,SD-OCT)RTVue-XR(Optov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