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项研究以国家农业普查资料和农村固定跟踪观察资料为基础,结合作者自给调查,对1986-2000年期间长江三角洲江浙沪地区农户家庭人力资本储备水平、演变趋势以及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研究发现:1、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传统农业的改造,最重要的依靠力量不是来自农村外部,而是来自农村内部——农户.2、江浙沪地区是一个农村住户人口规模相对较小,性别比例相对平衡,劳动人口负担较轻,农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从业人员存在着明显女性化、老龄化的特点.从业类型主要为:种植业、工业、批零贸易餐饮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3、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实施,该区农村家庭人口与劳动力规模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家庭劳动人口负担呈显著减轻趋势,农户对技术培训的需求明显增强,其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4、该区农民就业途径趋向一种典型非农化.在家庭经营中,农业及种植业用工份额大幅下降.工业和商业饮食服务业用工份额显著上升.5、该区农户家庭经营劳动用工效率总体呈波动式下降趋势,且区域间差异明显.6、农户雇工行为呈增强趋势.7、人力资本储备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越来越明显.8、农地在农户家庭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呈衰弱趋势.9、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模式正在为"男女共商"模式转变.10、入世后,农村经济发展将越来越遇到的障碍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