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与革命的合力之下——胡风文艺理论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e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风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其特殊的性格和悲剧的人生遭遇,使得研究者们在解禁之后对其青睐有加,对于胡风的文艺思想的研究成果可谓是汗牛充栋,在各方面各个角度均有涉及,然而这并不等于胡风的研究在此就可以终结,因为胡风是一个复杂的人物,胡风研究的复杂性促使学者们不断地挖掘胡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很多学者注意到了胡风深受启蒙话语影响,以及其与五四新文学之间的密切联系,只是对于胡风文艺思想的启蒙光环过分关注,使得对于胡风文艺思想的考察显得有些片面化。论者们对于胡风在五四启蒙话语和左翼革命话语的双重作用力下,其理论所显示的双歧性,及其背后的指向,少有人涉及。   本论文力图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上,进一步深化对胡风的研究,立足于胡风左翼革命文艺家的身份,通过对于胡风在民族形式论争和现实主义理论建构两方面的理论论述,来考察胡风在五四启蒙话语和左翼革命话语的绞力下的特异性,同时力图分析这种特异性的历史渊源和成因,同时对五四新文艺与左翼革命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阐述。
其他文献
目前,“合作学习”在各地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开始重视和应用,但是由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论认识不足,或者没有作深刻的探讨,所以常常只在一种比较浅显的表面上展开,存在着
期刊
作为一部模仿《聊斋志异》而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清代乾隆年间的《萤窗异草》既带有很明显的“聊斋”风格,又有区别于《聊斋》和其它仿作的叙事特点。本文试图应用叙事学相关
苏洵作为著名的古文家,其诗歌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当然,这跟他的诗歌数量和质量有一定关系。可是苏洵处在北宋诗文革新的关键时期,他的诗歌颇有研究的意义。   苏洵存诗
以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三家的《红楼梦》研究出现为代表,20世纪初的《红楼梦》研究成为一个世纪以来《红楼梦》研究的学术
“海疆文学书写”,是本文首先提出的一个新的研究概念。本文以金门奇人林树梅的“海疆文学书写与图像”作为研究对象。林树梅流传下来的“图像”很少,本文主要的依据还是林树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