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利用奖励这种典型强化物来促进目标行为的发生,但Deci和Lepper等人认为奖励减少目标活动的内在动机,当不再提供外在奖励时,个体的目标行为将减少。奖励对助人行为倾向的影响是促进还是抑制,尚需进一步研究。尽管Warneken(2008)发现奖励对儿童(20个月)工具性助人行为倾向没有促进作用,物质奖励减少了儿童工具性助人行为倾向。但年幼儿童工具性助人行为背后可能并非帮助动机,可能仅为了完成成人未完成的动作是一种完型的动机。Svetlova(2010)的研究发现儿童助人行为的发展存在从工具性帮助到共情性助人行为(基于成人情绪推断成人的需要)和利他性助人行为(需要牺牲个人利益)的过程,以往的研究忽略了这种发展。Warneken(2008)的研究结果可能仅适用于婴儿期工具性帮助的情况,奖励对更高级的助人行为倾向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完成。本研究采用两阶段范式,在第一阶段中奖励儿童的助人行为,间隔一段时间,在第二阶段不再提供奖励,对比儿童在这两个阶段助人行为的情况和在第一级交流线索下可以主动为成人提供帮助情况。采用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自变量是奖励条件(无奖励VS口头奖励VS物质奖励),因变量是儿童在两个阶段表现出的共情性助人行为和利他性助人行为。在幼儿园活动室内让71名3-5岁儿童与成人进行一对一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成人向儿童展现自己的困难。使用摄像器材记录儿童在两阶段的全部行为,事后对儿童的共情性和利他性助人行为以及主动助人行为情况进行评分。对结果的分析,主要对比了同一阶段不同条件下儿童助人行为的差异,并对比了同一实验条件下两阶段儿童的助人行为的差异。并讨论了不同奖励对儿童共情性和利他性助人行为倾向的不同影响,和年龄对儿童共情性和利他性助人行为的影响。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共情性助人行为的组间差异分析发现,第一阶段,三组儿童共情性助人行为得分差异不显著;第二阶段物质奖励条件下儿童共情性帮助得分显著高于口头奖励组与无奖励组,口头奖励组与无奖励组得分差异不显著。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儿童主动助人行为得分组间差异都不显著。(2)对共情性助人行为的组内前后测差异分析发现,物质奖励组儿童第二阶段的共情性助人行为得分高于第一阶段,这种差异接近显著;口头奖励组和无奖励组两阶段差异不显著。第二阶段物质奖励组儿童主动助人行为得分显著高于第一阶段,口头奖励组和无奖励组两阶段差异不显著。由结果(1)(2)可以推论,在共情性帮助情境下,对助人行为的物质奖励可以显著促进儿童共情性助人行为倾向。(3)对利他性助人行为的组间差异分析发现,第一阶段,物质奖励条件下的儿童利他性助人行为得分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口头奖励组与无奖励组差异不显著;第二阶段,物质奖励组儿童利他性助人行为得分显著高于无奖励组,无奖励组显著高于口头奖励组。第一阶段的三种条件下儿童主动助人行为得分差异不显著;第二阶段,物质奖励组儿童主动助人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无奖励组和口头奖励组差异不显著。(4)对利他性助人行为的组内前后测差异分析发现,物质奖励组儿童两阶段利他性助人行为得分差异显著,无奖励组和口头奖励组两阶段差异不显著;物质奖励组儿童两阶段主动助人行为得分差异显著,无奖励组和口头奖励组两阶段差异不显著。由结果(3)(4)可以推论,在利他性帮助情境下,对助人行为的物质奖励可以显著促进儿童利他性助人行为倾向;对助人行为的口头奖励减少了儿童利他性助人行为的倾向。(5)对儿童共情性与利他性助人行为随年龄的变化分析发现,第一阶段无奖励组儿童的共情性和利他性助人行为得分与年龄均无显著相关。(6)对儿童共情性与利他性助人行为的差异比较发现,第一阶段无奖励组儿童的共情性助人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利他性助人行为得分。由结果(5)(6)可以推论,3-5岁儿童的共情性助人行为发展好于利他性助人行为。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对助人行为的物质奖励可以促进儿童的共情性和利他性助人行为倾向,对助人行为的物质奖励将会减少儿童的利他性助人行为倾向。3-5岁儿童的共情性助人行为的发展好于利他性助人行为。本研究还对奖励对儿童共情性和利他性助人行为倾向的影响,儿童助人行为的发展,以及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的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讨论。